榴莲从种子到满树尖果的种植指南:在家就能轻松种出 “水果之王”

在热带水果里,榴莲凭着特别的气味和浓厚的口感,成了很多人喜欢的 “水果之王”。不过你知道吗?这颗带尖刺的 “水果珍宝”,从一颗种子到结果要经过好几年。现在,我们就来揭开榴莲种植的秘密,看看怎么让这 “热带黄金” 在你的地里长出来、结出果实。​

  一、选对榴莲品种

榴莲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种,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一样,常见的有金枕、猫山王、托曼尼等。​其中金枕榴莲适应能力强,在年平均温度 22℃以上、没有霜冻的地方都能种,就算有点干旱也能活,很适合刚开始种的人试试。猫山王就比较 “娇气”,需要年平均温度 25-30℃、年降水量 1500-2000 毫米的潮湿环境,而且土壤里要含有丰富的腐殖质。托曼尼榴莲树长得比较矮,适合密着种,但怕冷,温度低于 10℃嫩梢就会冻伤。​选品种时还要记住,尽量选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改良品种,这些品种经过培育,对本地的病虫害抵抗能力更强。​

  二、科学育苗

榴莲育苗有两种方法,播种和嫁接。​首先,种植的种子注意要挑成熟饱满的榴莲种子,刚从果肉里取出来时带着黏液,用清水洗干净后,泡在 30℃的温水里 24 小时,能让发芽率更高。准备疏松透气的育苗土(腐叶土加河沙按 3:1 混合),把种子平放埋进去,盖土厚度 1-2 厘米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​播种后放在 25-30℃的环境里,大概 1-2 周就能长出胚根,等幼苗长到 3-4 片真叶时,可以移到 15 厘米口径的花盆里。

  三、榴莲定植

等幼苗长到 80-100 厘米高,茎粗达到 2 厘米以上时,就可以定植到田里了。定植前要提前 3 个月整好地,每亩地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 ,然后深耕土地大约 30 厘米后晒一晒杀菌。​定植每棵树之间的距离保持 4-5 米 ×5-6 米(每亩大概 25-30 株)。定植时间选在雨季刚开始的时候,别在高温干旱或台风季节移栽。定植时要注意让根系舒展,回填土壤时轻轻压实,浇足定根水,在树干周围盖些秸秆保持湿润。​

  四、田间管理

榴莲树定植后的前 3 年是长枝叶的时期,需要细心照顾才能为后来结果打下基础。​水肥管理很关键。幼树时期每个月施一次稀肥,以氮肥为主,促进枝叶生长;结果的树每年施 3 次肥:春天长新梢前施氮肥,夏天开花前施磷钾肥,秋天采果后施有机肥加复合肥,补充树的营养。浇水要遵循 “见干见湿” 的原则,雨季及时排掉积水防止烂根,干旱时每周浇一次水,开花时保持土壤湿润能提高结果率。​

除了需要注意以上这些外,还要注意防治。榴莲常见的病有叶斑病、炭疽病,发病时叶子上会出现褐色斑点,严重时会掉叶子。预防可以在雨季前喷波尔多液,发病后用多菌灵防治。虫子主要有榴莲蛀果蛾和介壳虫,蛀果蛾会在果实上产卵,幼虫钻进果肉里破坏,可以在开花时挂诱虫灯,结果时喷氯氰菊酯防治;介壳虫聚集在嫩梢上吸食汁液,用吡虫啉喷雾就能杀死。​

从开花到果实成熟,不同品种的榴莲需要的时间不一样,金枕榴莲要 120-150 天,猫山王则需要 180 天左右。等果实成熟后采收时,要用锋利的刀从果柄基部切断,这时候得戴厚手套,避免被尖刺扎伤。刚摘下来的榴莲还没完全熟透,得放在阴凉的地方静置 5-7 天,直到果壳微微裂开,散发出浓浓的香气,就到了吃它的最好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