樱桃采后别松劲!病虫害防治做好,来年产量有保证~
- 种植技术
- 1天前
- 6热度
樱桃酸甜多汁,深受消费者喜爱,但采摘后的管理往往被果农忽视。其实,经过一季挂果,樱桃树体养分消耗大、抵抗力减弱,此时流胶病、穿孔病等病害,以及螨类、毛虫等虫害特别容易 “趁虚而入”。若不及时防治,不仅会让果树 “元气大伤”,还会直接影响下一年的开花结果。今天就带大家分清樱桃采后常见病虫害,掌握科学防治技巧。
一、早防早治,避免 “光杆树”
叶片是果树光合作用的 “工厂”,一旦染病脱落,树体无法积累养分,来年结果肯定受影响。这三种叶片病害症状好区分,细菌性穿孔病,叶片先出现圆形小斑点,斑点中间变褐、干枯,最后脱落形成 “小洞”,严重时叶片布满穿孔,早早脱落;叶斑病,叶片上长褐色或黑色斑块,斑块边缘清晰,慢慢扩大后会连成一片,导致叶片发黄枯萎;早期落叶病;名字就很直白,会让叶片提前 1-2 个月脱落,尤其是树势弱的果树,可能 9 月就变成 “光杆”。
发现病叶后治疗,若叶片已出现少量病斑,可换喷 72% 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、50%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,或 70%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;要是个别叶片病得严重,单独喷施 50%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800~1000 倍液,针对性消灭病菌。
二、树干 “流胶”,刮除涂药防扩散
流胶病是樱桃树的 “老毛病”,采后雨水多的时候特别容易爆发,树干或枝条上流出透明胶质,慢慢变成黄褐色硬块,不仅影响树体美观,还会让养分流失,严重时枝条会枯死。每次雨后都要仔细检查树干,发现流胶后,先把流胶部位的胶质和周围腐烂组织刮干净,然后用杀菌剂涂抹伤口:雷奇果树康 3~5 倍液、百菌敌 3~5 倍液,或者传统的石硫合剂都可以,涂药后能防止病菌进一步扩散,促进伤口愈合。
三、叶片背面的 “吸血鬼”,喷药要喷透
螨类体型小,藏在叶片背面,靠吸食叶片汁液生存。被侵害的叶片会慢慢失绿,从叶尖开始发黄,最后整叶变成灰白色,像 “被吸干了养分”,严重时叶片脱落,树势明显减弱。选专门的杀螨剂,比如 20% 哒螨灵乳油 2000 倍液,或 5% 霸螨灵乳油 2500 倍液。喷药时要注意,一定要喷透叶片背面,因为螨类大多躲在这儿,只喷正面基本没效果。
四、啃叶 “能手”,幼虫期防治最有效
舟形毛虫是最常见的毛虫,幼虫阶段特别能吃,一群幼虫能把整根枝条的叶子啃光,只剩叶脉,对树体伤害极大。好在毛虫幼虫期抵抗力弱,这时候喷药效果最好。可选 2.5%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、20% 杀灭菊酯乳油 4000 倍液,或 25% 灭幼脲 3 号悬浮液 1500 倍液;要是幼虫数量多,也能喷 20% 氰戊菊酯 2000 倍液、20% 灭扫利乳油 2000 倍液,或 2.5% 溴氰菊酯乳油 2500 倍液,喷药后能快速杀灭幼虫。
樱桃采后病虫害防治,看似是 “收尾工作”,实则是 “来年丰收的基础”。只要分清病虫害类型,选对药剂、用对方法,就能让樱桃树安稳恢复树势,为下一季的高产优质做好准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