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棚番茄光长棵不坐果?揪出 2 个原因,3 招解决,挂满枝头不畸形!

不少大棚种番茄的农户,都遇到过这样的怪事,就是番茄棵长得比人高,叶子绿油油的看着特壮实,开花也不少,可就是坐不住果。要么花开完就掉,要么坐住的全是歪瓜裂枣的畸形果,摘下来都没法卖。明明没少浇水施肥,咋就结不出好果呢?​其实番茄 “光长棵不坐果”,不是它 “不想结”,而是生长环境和管理出了问题。​

一、养分全用来 “长个子”,没心思开花结果

很多农户觉得 “番茄棵越壮越好”,其实错了。要是番茄茎秆长得又细又长,叶子又大又薄,就是典型的 “徒长”。这时候番茄的 “心思” 全在长茎秆、长叶子上,根本没精力孕育果实,自然坐不住果。​

徒长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:​夜温太高。大棚夜间温度超过 18℃,番茄晚上也 “不睡觉”,一个劲地长茎秆,养分全耗在 “长个子” 上;​氮肥施太多。偏施尿素、碳酸氢铵等氮肥,就像给番茄喂了 “催长剂”,光长叶子不长果,越喂越 “虚胖”。​

二、35℃以上,番茄的 “花器官” 会 “中暑”​

番茄的花要想正常授粉结果,得在合适的温度下 “发育”。要是大棚白天温度超过 35℃,还持续 2 小时以上,番茄的花芽就会 “中暑”。花粉变得不黏,没法粘在柱头上;就算粘上了,花粉也发不了芽、长不出 “花粉管”,最后要么坐不住果,要么结出畸形果。​

3 个实操方法,让番茄乖乖坐果、结好果​:

1. 温度管理:番茄最适生长温度是 “白天 25~30℃,夜间 12~18℃”,这个温度下,番茄既能长棵,又能好好孕育花芽。白天控温,别让棚内超 30℃:上午 9 点后,要是棚温快到 30℃,就及时拉开风口,中午阳光强时,在棚顶盖一层遮阳网,把温度压在 28~30℃;下午 3 点后,棚温下降,再慢慢关小风口;​夜间控温,别让棚内超 18℃。傍晚关风口时,别关太严,要是夜温还是高,可以少盖一层草帘,让棚内热量散出去,保证夜间温度在 12~18℃。夜温降下来,番茄就不会 “瞎长” 茎秆,养分能省下来给花芽。

2. 合理施肥:番茄不是 “吃氮越多长得越好”,想让它坐果,得给它 “吃对饭”,氮磷钾均衡,重点补钾、磷、钙,这样才能 “壮棵又结果”。​种番茄前,每亩施腐熟的羊粪 2000 公斤 + 15-15-15 复合肥 50 公斤;开花前,每亩追施过磷酸钙 20 公斤;坐果后,每隔 10 天追一次高钾肥,连追 2~3 次; 开花期喷一次 0.3% 氯化钙溶液,坐果后喷 0.2% 磷酸二氢钾溶液​。

3. 正确用坐果灵:要是温度高、授粉差,光靠控温施肥还不够,得用 “坐果灵” 帮番茄授粉,但用错了会出畸形果,所以浓度和时机很关键。​选对浓度。坐果灵浓度要随温度调整,温度 25~28℃时,用 1000 倍液;温度超过 30℃时,要降到 1500 倍液,浓度太高会让果实畸形;抓准时机,等番茄花 “开了一半”时点花,别在花苞刚露色或花全开好时点,花苞时点早了易畸形,花全开好时点晚了没效果。​点花别重复,只点花柄,每朵花只点一次,重复点会让浓度过高,长出畸形果。​

其实大棚番茄坐果差,不是难解决的问题,只要避开 “夜温高、氮肥多、高温不调浓度” 这几个坑,把控温、施肥、点花这 3 步做细,番茄就能从 “光长棵不坐果” 变成 “棵壮果满枝”,每穗能结 4~5 个均匀大果,产量翻番不是问题!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