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挂果后别犯愁!做好这 3 件事,少落果、转色匀、病害少~

葡萄挂果后,不少果农盯着果子既期待又担心,怕落果、怕大小粒、怕转色不均,还怕突然生病,这些问题一出现,不仅影响产量,品质也大打折扣。其实只要抓好 “水肥、修剪、病虫防” 这关键三点,就能让葡萄稳长、好上色,少出幺蛾子。今天就把实用招儿跟大家说透。

一、水肥管理要均衡,营养跟得上才稳长

葡萄挂果后,尤其是膨果到转色期,对营养的需求特别大,光靠土里的肥不够,得 “地下冲施 + 地上叶喷” 双管齐下。从挂果开始,地下可以冲施生物刺激素肥,这种肥有个好处,葡萄根系容易吸收,起效快,而且营养全,能及时补上葡萄后期生长需要的 “能量”,避免因为缺营养导致小果、落果。另外要注意两个关键期的水分管理,膨果期要 “肥水结合”,浇水时带肥,让果子能吃饱喝足、快速膨大;采前要 “适度控水”,别浇太多水,不然果子容易裂,还可能转色后返青,影响口感和储存。

光靠地下补还不够,叶片也要 “加餐”。喷螯合态中微量元素,这种微量元素吸收快,不会浪费。在钾肥里加点钙肥,再混上芸苔素,钾肥能帮果子膨大、上色均匀,避免大小粒;钙肥能让果皮更结实,减少裂果;芸苔素最关键,能调节葡萄体内的激素,减少落果,还能调整养分供给,让营养优先给果子,避免转色难、转色后返青的问题。

二、合理修剪废枝,养分不浪费

不少果农觉得 “叶子多了好光合作用”,其实叶子太多反而会抢果子的营养,还有的舍不得疏果,果子挂太密,最后全是小果、落果,这都是修剪和负载没做好的问题。合理修剪的核心是 “保证叶果比”,挂果后,要把那些没用的 “徒长枝”、“重叠枝”剪掉,还要疏掉一些过密的叶片,让每串果都能晒到太阳,每片叶都能高效光合作用,制造的养分刚好够果子用,不浪费。此外,注意一定要把小果、畸形果、病果剪掉,每串果保留合适的数量,这样养分能集中供给剩下的果子,不会因为 “僧多粥少” 导致落果、转色困难,最后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。

三、用好调节剂 + 防好病,避免 “意外” 减收

有的果农想让葡萄长得快、成熟早,会提早或过量用调节剂,结果反而导致果子畸形、落果多。记住用调节剂一定要按说明书来,该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,用量别超,宁少勿多,避免伤了树和果。

葡萄挂果后容易得水罐子病、溃疡病、白腐病,这三种病要针对性处理。水罐子病:如果发现果子变软、没光泽,像装了水一样,就是水罐子病。处理方法很简单:先把软果、病果剪掉,减少养分消耗;然后喷 “钾肥 + 芸苔素”,稳住没发病的果子,避免病害扩散,同时补充营养,让健康果子正常生长。

溃疡病:溃疡病会让果粒、果穗出现褐色病斑,严重时果子腐烂。第一步先用药控制。3 天后把病粒、病穗剪掉,最后再喷一次药巩固,防止复发。

白腐病:秋肥时往土里加生物菌肥或含活菌的肥料,活菌能抑制土壤里的病菌,减少病原基数。第二年春季清园时,把园里的落叶、残枝、病果清理干净,再喷一次清园药,把病菌杀干净,避免春天发病。另外,还要多关注天气变化,比如下雨后及时排水、喷保护性杀菌剂,高温时适当遮阳,减少环境变化对葡萄的刺激,降低发病几率。

葡萄挂果后的管理,核心就是 “给足营养、合理分配、防好病虫”。果农朋友们按上面的方法做,把细节抓到位,就能减少落果、转色均匀、少生病,最后结出高产优质的葡萄,卖个好价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