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种西葫芦嫁接才是高产关键!从浸种到防病,3步教会你~

秋冬春三季,西葫芦是棚室种植的 “热门菜”,炒着吃、做馅都鲜嫩,市场需求大。但普通种植的西葫芦容易得土传病害,产量还不稳定,想解决这个问题,“嫁接栽培” 是好办法!用黑籽南瓜做砧木,和西葫芦嫁接后,不仅能抗枯萎病、根腐病这些难缠的病害,还能提高耐旱耐低温能力,结的瓜又多又大。今天就把西葫芦嫁接方式讲得明明白白,新手也能学会!

一、选对品种,嫁接成功的 “基础款”

西葫芦品种:“早青一代” 是出了名的早熟、高产、品质好,还抗病。定植后没多久就能结瓜,一株能连续结十几个,而且瓜条顺直、口感嫩,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卖,都很合适,是棚室种植的 “老网红” 品种。

砧木得选 “亲和性强” 的, 简单说就是和西葫芦 “合得来”,嫁接后伤口容易愈合,不会出现 “不兼容” 的情况。黑籽南瓜就很合适,它的根系发达,能抗土传病害,还能帮西葫芦吸收更多养分和水分,让西葫芦长得更壮、结瓜更多。

二、浸种催芽,让种子 “醒过来” 再播种

1. 黑籽南瓜浸种催芽

热水浸种杀菌:先把黑籽南瓜种子拿出来,放进 70℃的热水里,最好用温度计测一下,或者用手试,手放进去不烫手、能忍受的温度就行,泡 15 分钟。这一步是为了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,减少后期病害。

温水浸种吸足水:15 分钟后,往热水里加凉水,把温度降到 25℃左右,再泡 12 小时,让种子吸够水分。

催芽待冒白:泡好后,把种子捞出来,用清水搓洗干净(洗掉表面的黏液,避免发霉),用湿纱布包好,放进 29℃左右的环境里催芽,可以用恒温箱,也可以把纱布包放在温暖的炕头或暖气片旁。每天打开纱布透透气,保持纱布湿润,等 50% 的种子露出小白芽,就可以准备播种了。

2. 西葫芦浸种催芽

不用和黑籽南瓜一起催!等黑籽南瓜 50% 露白时,再处理西葫芦种子:把西葫芦籽放进 25℃左右的温水里泡 8 小时,同样搓洗干净、湿纱布包好,放在 29℃环境催芽,等露白后,和黑籽南瓜分别播在各自的苗床里。

三、嫁接育壮苗,关键在 “时机 + 手法”

1. 嫁接操作:“一切二接三固定”

切砧木(黑籽南瓜):先把黑籽南瓜苗的顶心掐掉,然后从子叶下方 1 厘米处,自上而下斜切一刀,角度 45 度,切到茎秆的 1/2 处。

切接穗(西葫芦):再拿西葫芦苗,从子叶下方 1.5 厘米处,自下而上斜切一刀,也是 45 度角,同样切到茎秆的 1/2 处,和砧木的切口长度差不多。

对接固定:把西葫芦的切口和黑籽南瓜的切口对齐,让两者的形成层贴紧,然后用嫁接夹把接口夹好,最后把嫁接好的小苗栽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里,浇足水。

2. 嫁接后管理:控温遮光,让伤口 “长好”

头 2 天:遮光保温:用遮阳网把苗床盖严,别让阳光直射,棚室温度保持 30℃左右,这样伤口愈合快。

3 天后:逐渐见光降温:3 天过后,慢慢掀开遮阳网,让小苗见散射光,温度降到 25-28℃,别再保持高温,避免小苗徒长。

一周后:正常管理:一周左右,伤口基本愈合,就可以像普通小苗一样管理了,浇水别浇到接口处。

定植前:低温锻炼:定植前一周,要给小苗 “练一练”,让它适应外界环境,白天温度降到 20℃,夜间 5-8℃,这样定植后不容易 “水土不服”。

等小苗长到 3-4 片真叶,而且已经开始现蕾,就可以定植到棚室里了,整个育苗过程大概 25-30 天。

其实西葫芦嫁接栽培不算难,只要记住 “选对砧木品种、掌握嫁接时机” 这几个关键点,按步骤操作,就能种出病害少、产量高的西葫芦。秋冬棚室种上一茬,从初冬一直结到第二年春天,既能满足市场需求,还能多赚钱,赶紧试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