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中后期防治“三病两虫”是哪些病虫害?

种小麦的老乡都知道,小麦长到抽穗、灌浆的时候,正是决定最后能收多少粮的关键阶段,可偏偏这时候,也是 “三病两虫”最容易爆发的时候!这些病虫害坏得很,要么啃食小麦叶子,要么糟蹋麦穗,轻的话能让小麦少收一成到两成,严重的时候一半收成直接就没了。今天就教你咋快速看出是不是得了病、招了虫,以及咋科学防治,让小麦穗子长得满、麦粒长得实,多打粮食!

一、三病是条锈病、赤霉病、小麦白粉病

1. 小麦条锈病:主要长在叶片、叶鞘上,初期是黄色或橙色的小斑点,慢慢变成 “条状锈斑”,像撒了一层铁锈粉,用手摸能沾到黄色粉末;严重时叶片全是锈斑,慢慢干枯,植株长得矮,麦穗也小。条锈病靠风传播,遇到连续阴雨、温度 15-20℃,3-5 天就能传遍整块田,一旦发现 1 株,就要全田防治。

2. 小麦赤霉病:专害麦穗!初期麦穗上有 1-2 个小穗变成褐色,慢慢长出粉红色霉层,后期霉层会变成黑色小颗粒;被感染的麦粒会干瘪、发黑,还含有毒素,人吃了会恶心呕吐,不能留种。​赤霉病 “防大于治”!小麦扬花期遇到连阴雨,哪怕没看到病穗,也要提前打药,一旦发病再治就没用了。​

3. 小麦白粉病:叶片、叶鞘、茎秆上都可能长,初期是白色小霉点,慢慢扩大成白色粉状霉层,用手擦会沾到手上,后期霉层会变成灰色,上面长黑色小点点;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,光合作用差,麦粒灌浆不足。​种植太密、田间通风差、氮肥施太多的地块,白粉病最容易爆发,巡田时重点看密植的地块。​

二、两虫是蚜虫、红蜘

1. 蚜虫:常见的有麦长管蚜、麦二叉蚜,有的是绿色,有的是黑色,喜欢聚集在麦穗、叶片背面吸食汁液;被吸过的叶片会卷曲、发黄,麦穗会干瘪,蚜虫还会传播 “小麦黄矮病”,危害翻倍。​拔 10 株小麦,平均每株有 5-10 只蚜虫,就要赶紧治!​

2. 红蜘蛛:特别小(只有 0.3-0.5 毫米),肉眼看像红色小点点,喜欢趴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;被吸过的叶片会出现黄白色小斑点,慢慢连成一片,叶片枯黄像 “火烧过”,严重时整株枯死。​早上有露水时,拿一张白纸放在叶片下,轻轻拍叶子,红蜘蛛会掉在纸上,能清楚看到红色小点。​

三、有啥防治方法

1. 选对品种:从根上抗病虫害​。抗条锈病选 “济麦 44”“中麦 895”;​抗白粉病选 “鲁原 502”“百农 207”;​抗赤霉病选 “苏麦 3 号”“扬麦 23”。注意别买没经过审定的品种,买时问清楚 “抗哪些病虫害”,适合当地气候的品种才靠谱。​

2. 田间管理别偷懒:每亩基本苗控制在 18-22 万株,别种太密,不然通风差、湿度高,白粉病、蚜虫容易爆发。同时还要注意科学施肥,别只施氮肥!抽穗期每亩施 5-8 公斤硫酸钾,能增强小麦抗病力;如果前期氮肥施太多,可喷 0.3% 磷酸二氢钾溶液(100 克药兑 30 公斤水),控旺又抗病;​

3. 清理 “病残体”:发现零星病株,及时连根拔起,带出田外烧掉,别扔在田边。蚜虫、红蜘蛛多的地块,收获后把麦秸、残叶清理干净,减少虫源和病菌残留。​

总结一下:小麦到了中后期,可是最后能多打粮的关键一程。盯紧 “三病两虫”,早看出问题、早防治,才能让小麦穗子满、麦粒沉,多收粮!你们那儿小麦中后期,最容易爆发哪种病虫害?平时都是咋防治的?评论区里分享分享经验,咱们一起帮更多种麦的老乡保住收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