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繁基地育出的小麦新品系,抗病、高产筑牢粮安根基!
- 行业资讯
- 21天前
- 40热度
我国南繁育种植基地最近有好消息,科研人员花了三年时间研究,培育出一批小麦新品系列。这些新品系能抗病、产量高、品质好,在很多地方试种后发现,一亩地的产量比当地主要种植的品种多 10% 以上,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达到了高抗级别,能帮着保障粮食安全。
在海南的南繁基地,是我国农作物育种的 “加速器”。这里的热带气候很特别,能让科研人员一年里种好几代作物。这次培育的 “南繁麦 1 号”“琼育麦 3 号” 等 6 个新品系,就是利用这个优势,用杂交育种加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,把多个优良基因集中到一起。基地育种专家周建国说:“我们从 200 多个杂交组合里选出这些最好的品系,光是抗病性鉴定,就做了 12 次田间接种试验。” 这些新品系对条锈病、白粉病的抵抗能力达到 R 级(高抗),解决了传统品种 “抗病的不高产、高产的不抗病” 的问题。
在山东德州的试种田里,“南繁麦 1 号” 的表现让种粮的人很惊喜。种粮大户张建军说:“它的株型紧凑,穗子比老品种大一圈,灌浆期遇到连阴雨也没倒。” 他算了笔账,今年试种的 200 亩新品系,一亩地打了 580 公斤,比原来种的品种多收 60 多公斤。还少用了 3 次农药,一亩地能多赚近 200 元。其中 “琼育麦 3 号” 在干旱的地方,一亩地还能产 500 公斤以上,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。
品质检测数据显示,这些新品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 14% 以上,湿面筋含量达到 32%,比国家优质麦的标准高很多。周建国拿着检测报告说:“不光产量高,磨出的面粉做馒头、面条都很筋道,已经有两家面粉企业提前订了明年的收购权。” 科研团队很重视改良面粉的口感,通过调节籽粒硬度基因,让新品系又适合加工,吃起来口感又好。
这次育种能成功,还因为技术有创新。科研人员利用南繁基地的分子育种实验室,建立了 “基因标记、田间筛选、品质测定” 一体的流程,把传统育种的时间缩短了快一半。基地负责人说:“过去选一个品种要 8 到 10 年,现在用分子标记技术,3 年就能选出稳定的品系。” 目前已经有 3 个品系进入国家区域试验阶段,估计明后年能通过审定,然后大面积推广。
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,南繁基地培育出这些小麦新品系,给我国小麦产业升级提供了好种子。这些品种不光能在主要产区种,还能适应西北干旱地区、长江中下游多雨地区等特殊地方,对调整种植结构、提高抗风险能力很重要。以后推广的面积扩大了,估计每年能多产小麦 15 亿公斤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