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椒“三落”病用什么药?

辣椒的种植户们最犯愁的就是 “三落” 这毛病 ,叶子还没老呢就往下掉,花儿刚开没两天就蔫了落,连果子长到半大也烂在枝头上,好好的辣椒棵看着就没精气神,真心疼!特别是到了大热天,麻烦更不少,要么天太干、温度高,辣椒叶子皱巴巴的,容易得病毒病;要么雨下得勤,地里积水把辣椒根泡烂了,又引上炭疽病,叶子果子都长斑。等最后收辣椒的时候,要么收得少得可怜,要么果子又小又没卖相,忙活一场白费劲!但也不用愁,只要咱把四件事做好,能有效防治,下面一起去看看!

一、水浇对、肥用准,防住 “三落” 和病害​

辣椒的 “三落” 和病毒病、炭疽病,多半跟肥水没管好有关,要么旱得根系受损,要么涝得病菌滋生。咱们得根据天气和辣椒长势,做到 “浇、控、排结合”:​

1. 先选地块 + 做畦:种辣椒前,别随便找块地就种,要选肥水条件好、排水通畅的地块;而且一定要做 “深沟高畦”,畦面抬高 20-30 厘米,畦沟挖深挖宽,这样下雨时水能快速排出去,不会积在根部烂根。炎夏阳光毒,高畦还能减少垄面被暴晒,避免根部受高温灼伤,从源头防病毒病。​

2. 浇水有讲究:干热天辣椒容易缺水,还会因高温得病毒病,这时候要 “小水勤浇”,别等土全干了再浇,也别大水漫灌,每次只浇半沟水,让水慢慢渗到畦面,保持地面湿润就行。下雨天之后,不管下大雨还是小雨,雨后要做好排水,要是畦沟里有积水,赶紧把淤泥清掉,让水排干净,避免根系泡在水里烂根,引发炭疽病。​

二、前期别贪氮,结果期 “肥跟果走”​

很多老乡种辣椒,前期光施氮肥,结果辣椒长得又高又细,叶子茂密却不结果,还容易掉叶,这是 “徒长惹的祸”。追肥要 “控前促后”,按辣椒结果节奏来:​

1. 生长前期:要是底肥施得足,苗期就别再追氮肥了;就算底肥少,苗期追肥也只给少量薄肥,别让辣椒光长叶子不长枝。前期控好氮,辣椒茎秆会更粗壮,不容易倒伏,也能减少后期掉叶。​

2. 结果期:辣椒开始结果后,就需要 “大营养” 了,要分两次重点追肥,门椒膨大期追 “催果肥”,每亩用 15 公斤氮肥+15 公斤磷肥+5 公斤钾肥,混合撒在畦沟里,然后浇次水,让肥料溶解吸收;​

3。采果后:追 “盛果肥”,用量和催果肥一样,这时候追肥能让后续的辣椒持续结果,不会因缺肥掉果。​

三、中耕培土,防倒伏,护根系​

辣椒长到 30 厘米高时,茎秆还比较细,遇到刮风下雨容易倒伏,一倒伏,枝叶贴在地上就会烂,还会影响通风,加重病害。这时候要结合中耕给辣椒 “培土”:​

先把畦面的杂草拔干净,然后用小锄头把畦沟里的土往辣椒根部堆,堆成 10-15 厘米高的小土堆,把辣椒的根部埋得深一点。这样既能固定茎秆,防止倒伏,又能保护根系,让根系长得更壮,吸收养分的能力也更强。培土最好选晴天上午做,别在雨天后培,免得土壤太湿结块。​

四、别等发病再治,从 “预防” 下功夫​

1. 物理防治:简单有效,减少用药​

摘病叶病果:平时去地里转,看到有发黄、长斑的病叶,或者烂果、虫蛀果,赶紧摘下来,拿到田外烧掉或深埋,别留在田里扩散病菌;​

诱杀烟青虫:烟青虫会蛀进辣椒果里,导致落果。可以在田里挂黑光灯(每亩挂 2-3 盏),或者用糖醋液(糖 3 份、醋 4 份、白酒 1 份、水 10 份,加少量敌百虫)装在碗里,每亩放 10-15 碗,能诱杀烟青虫成虫,减少虫蛀果。​

2. 化学防治:选对药、喷对时,别乱用药​

防蚜虫(传病毒病):蚜虫会传播病毒病,定植后每隔 10 天喷一次防蚜虫的药(比如吡虫啉),喷的时候重点喷叶片背面,蚜虫都藏在那儿;​

防炭疽病:从辣椒现蕾期开始,每隔 7-10 天喷一次 500 倍的托布津溶液(10 克托布津兑 5 公斤水),连喷 3-4 次,能有效预防炭疽病;​

防病毒病:病毒病发生前,喷 0.1% 的高锰酸钾溶液(1 克高锰酸钾兑 1 公斤水)或 0.3%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(3 克磷酸二氢钾兑 1 公斤水),既能补充营养,又能增强抗病力;​

防细菌性病害:要是发现辣椒叶子有水渍状斑点,可能是细菌性病害,用 20 克农用链霉素兑 75 公斤水(大概 3 桶普通喷雾器的量),每隔 7 天喷一次,连喷 2-3 次就行。​

总结:其实,种辣椒不用愁,记住 “巧管肥水防三落、控氮追肥促结果、中耕培土防倒伏、病虫早防少用药” 这 4 个核心点,辣椒就能从出苗到采收,一直长得壮壮的,挂满红彤彤、沉甸甸的果子,最后能多收好几筐,卖个好价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