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红柿白粉病用什么药效果好?
- 种植技术
- 9天前
- 18热度
种西红柿的老乡多半都遇过这样的糟心事:原本绿油油的叶子,突然蒙上一层 “白霜”,用手一摸还掉粉,没几天叶子就发黄干死,连结出来的果子也变小、没亮光,这就是西红柿白粉病在搞破坏。这病是真菌引起的,专门祸害叶片、茎秆和果子。要是没及时治,轻的会影响西红柿晒太阳长养分,重的能减产三成多。其实只要找对法子,白粉病完全能管住,今天就把 “怎么认、怎么治” 的实用技巧全教给大伙儿。
一、白粉病有 3 个典型症状,早发现早处理
叶片:叶片是白粉病最先祸害的地方,特别是中下部的叶片。刚发病时,叶面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白点,像撒了一层细白粉;慢慢这些小白点会连在一起,整个叶片的正面、背面都蒙着厚厚的 “白霜”,用手轻轻一擦,手指上会沾到白色粉末。到了后期,“白霜” 会变成灰褐色,叶片也会从边缘开始发黄、卷起来,最后干枯掉下来,严重的时候整棵西红柿只剩顶部几片新叶子。
茎秆:茎秆染上病后,会出现白色的霉层,大多长在分枝的地方或者茎秆中下部,摸起来粗糙还发黏。要是茎秆上的霉层多了,会堵住茎秆的 “养分通道”,导致顶部的新叶长得慢、发黄,果实也会因为缺营养而停止长大。
果实:果实上的症状相对轻一点,但对卖相影响很大:青果或者红果表面会出现白色小白点,有白点的地方没光泽,严重的时候白点会连成片,果实变得粗糙,就算成熟了也没人要。而且带病菌的果实不耐储存,很容易烂掉。
二、2 种常用药,用对方法效果好
三唑酮:三唑酮是治白粉病的 “常用好药”,不仅杀菌效果好,毒性还低,对西红柿安全。用的时候要注意这几点:常用的 25%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,一般按 1:1000 到 1:1500 的比例稀释,别随便多加,要是浓度太高了,西红柿叶片会皱缩、发黄,出现药害。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在叶片正反面、茎秆和果实表面,别漏喷中下部的叶片,每隔 7 到 10 天喷一次,连喷 2 到 3 次就能控制住病情。
氟硅唑:氟硅唑是近几年受欢迎的新型杀菌剂,没发病的时候喷,能在植株表面形成 “保护膜”,预防病菌入侵;发病后喷,能杀死已经钻进叶片里的病菌。用的时候要注意:40% 氟硅唑乳油按 1:2000 到 1:3000 的比例稀释,浓度别太高,不然会影响西红柿生长。预防的时候每隔 15 天喷一次,治疗的时候每隔 10 天喷一次,连喷 2 次就够了,不用多喷。
三、3 项管理做到位,从源头减少病害
合理密植:很多农户觉得 “种得密一点产量高”,结果枝叶互相挡着,通风差、湿度高,正好给白粉病病菌创造了适合生长的环境。正确的种法是,要是在露天种,建议行距 60 到 70 厘米,株距 40 到 50 厘米,每亩种 2000 到 2500 株;大棚种植的话,行距 70 到 80 厘米,株距 45 到 50 厘米,每亩种 1800 到 2200 株。
控好温湿度:白粉病喜欢 “潮湿、不通风” 的环境,只要把温湿度控制好,就能大大降低发病的概率。大棚种植建议上午温度升到 25℃时,打开通风口;下午温度降到 20℃时,关上通风口,让棚内温度保持在 20 到 25℃之间;同时把棚内湿度控制在 60% 到 70%,下雨后及时通风排湿,别让棚里 “湿漉漉” 的。
清理病残体:白粉病的病菌会藏在病叶、病果、残枝里,要是不清理,明年还会再次发病。发现病叶、病果,要马上用剪刀剪掉,装进塑料袋里带出田外烧掉或者深埋,别扔在田边或水沟里。另外要注意,种过西红柿的地,别连着好几年还种西红柿,最好和玉米、小麦、豆类等不是茄科的作物轮着种,轮种 2 到 3 年,能有效减少土壤里的病菌数量。
总结一下:治西红柿白粉病,不能只盯着一种法子,平时得把基础活儿做好:种植密度别太密、棚里的温度湿度控制好、田里的枯叶子烂果子及时清掉,这样能让病菌没机会钻空子;一旦发现西红柿生病,赶紧用三唑酮或者氟硅唑来控住病情,这样两头都顾到,既能保住绿油油的叶子,还能让西红柿结出又大又好的果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