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重金属超标影响收成?这两种植物天生是 “重金属克星”!
- 行业资讯
- 17天前
- 55热度
稻谷镉含量超标,不仅卖不上价,还可能危害健康,这可不是个别现象 。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超过 16%,每年因污染减产的粮食达 1000 万吨。不过别担心,农业科学家们找到一种 "绿色疗法":让特殊植物当 "土壤清洁工",慢慢把重金属 "吃" 掉。
重金属就像藏在土壤里的隐形杀手,工厂废水渗透到地下、汽车尾气沉降到田间、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里也藏着它们的身影。这些汞、镉、铅等有害物质一旦钻进土壤,就像扎了根似的很难去除。它们会偷偷钻进庄稼的根、茎、果实里,人吃了这样的粮食果蔬,可能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长期积累还会损害肝肾功能。更麻烦的是,重金属污染不像污水横流那样看得见。有些农田看起来绿油油的,土里的重金属却已超标好几倍。
面对这个难题,科学家发现有些植物天生是 "重金属克星"。在广西的矿区,一种叫蜈蚣草的蕨类植物长得特别茂盛,检测发现它的叶片里砷含量竟然是普通植物的上千倍。原来,它们的根系能分泌特殊物质,把土壤里的重金属 "唤醒",再像吸管一样吸进体内。吸收进来的重金属会被它们关进细胞里的 "隔离室",不让毒素影响自身生长。所以即使体内重金属浓度很高,这些植物依然能正常开花结果。等植物长到成熟,人们把它们割下来,晒干后烧成灰,重金属就会浓缩在灰烬里。再把这些灰烬送到专业机构安全处理,相当于把土壤里的重金属 "转移" 出去了。
这种用植物清理污染的技术,就叫植物修复技术。比起挖土换土、化学淋洗等老办法,它不用大型机械,不用昂贵药剂,种上植物后几乎不用管,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。如今,这些 "植物清洁工" 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上岗。在湖南的砷污染农田里,科研人员种上蜈蚣草,每亩地每年能吸收 2.3 公斤砷。连续种 5 年后,土壤砷含量下降了 60%,重新种出的稻谷完全达标。
浙江的镉污染稻田里,东南景天成了主力。这种多肉植物看起来平平无奇,却能把土壤里的镉 "抽" 到叶片中。当地农民先种一茬东南景天,收割后再种水稻,稻谷镉含量直接降到安全线以内。更妙的是,这些吸收了重金属的植物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 —— 经过处理后,灰烬里的重金属能提炼成工业原料,变废为宝。
科学家还在不断培育 "超级修复植物"。通过基因技术改良的印度芥菜,吸收铅的能力比普通品种提高了 3 倍;一种新型烟草能同时吸收铅、镉、锌三种重金属,成为 "全能清洁工"。
有人可能会问,靠植物修复污染土壤,是不是要等上几十年?其实这要看污染程度。轻度污染的农田,种上修复植物 2-3 年就能达标;中度污染可能需要 5-8 年;即使是重度污染,10-15 年也能恢复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