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乡村振兴加力:土地与农房迎来系统性变革!

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农业农村部在 “十四五” 收官之年推出关键举措。全国农村正推进土地流转、农房改造、基础设施升级和人居环境整治四大工程。这些政策直接解决乡村发展的难题,可能从根本上让农村的资源活起来,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再上一个台阶。​

一、规模化经营改变农业样子​

2025 年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有 174.11 万亩,是历史最高。其中企业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占比超过 46%。这背后,是中央 “严守耕地红线、遏制非农化” 政策下的市场化改革有了突破。农业农村部明确不准行政干预流转,而是通过发布流转价格指数、实物计租等方式建市场化机制。在甘肃敦煌,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土地流转和农房改造结合起来有好效果。农户自愿拆旧房、复耕,能拿到最高 9 万元奖补。而且通过集中流转土地,引来现代农业企业,实现 “小块并成大块、低效变高效”。

二、住到住得好、能赚钱​

陕西岚皋县的 “四改一建” 工程(改旧房、改设施、改环境、改陋习、建和美庭院)成了全国典型。当地把 1.7 亿元财政资金合起来用,带动民间投资 4.7 亿元,把 3511 户土坯房改成既有陕南民居特色又有现代功能的新农房。同时修 “快进慢游” 交通路网,建起 30 多个农旅融合示范点。这种 “政府引导、群众参与” 的方式,让农户从 “被动改” 变成 “主动干”,一共投工投劳 2 万人次,材料成本减少 10% 以上。​

三、打通城乡融合最后一段路​

农业农村部 2025 年实施意见说,全年要新建、改建农村公路 13 万公里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 94%,建制村快递覆盖率超过 95%。在岚皋县,投 3.9 亿元修的 “景区能到、园区好走” 交通网,不但让农产品运出去更方便,还让乡村旅游收入增长 27%。数字乡村建设也在加快,四川岷江村全区域覆盖 5G 后,通过智慧农业平台,猕猴桃种植成本降了 15%,线上销售额超过千万元。​

四、:从干净村庄到和美乡村​

中央一号文件说,2025 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到 75%,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稳定在 90% 以上。岚皋县通过 “扫干净、摆整齐、改旱厕、清污淤” 专项行动,清走垃圾 2.1 万吨,疏理沟渠 860 公里,建成 “干净、通畅、明亮、美观、和睦” 的新农村。紫金县把农房风貌管控写进村规民约,通过 “每周调度、每月通报” 机制,整治 3392 处乱搭乱建,形成 “左邻右舍、邻里和睦” 的样子。​

四大工程的核心是打破城乡资源流动的障碍, 土地流转解决了农业规模化的难题,农房改造让闲置资产活起来,基础设施升级降低了城乡交易成本,人居环境改善提高了乡村吸引力。对农民来说,这些变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岚皋县农户改旧房开民宿,每年多赚 3 万多元。张掖市土地流转户每亩每年拿 500-800 元租金,还能在合作社务工,月收入 2500 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