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树栽植正当时,怎样栽植果树能提高成活率?
- 种植技术
- 21天前
- 53热度
眼下正是果树栽植的关键时候,怎么提高成活率是果农最关心的事。农业技术专家说,果树栽植看着简单,其实要注意选苗、时间、土壤处理等好几个环节,用科学的方法做,成活率能提高 30% 以上。
选对苗木是第一步。好的苗木要有发达的根系、粗壮的枝条,没有病虫害。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李梅建议,买苗木时要看看根系,新鲜的苗木须根多,颜色是白色的;要是根系发黑或者发蔫,成活率就会低很多。另外,尽量选当地培育的苗木,这样的苗木适应能力强。运输的时候,别让根系长时间晒到太阳,最好用湿布包起来保湿。
栽植时间要根据树的种类来定。像苹果、梨这些落叶果树,适合在秋天落叶后到春天发芽前栽。这时候树处于休眠状态,水分蒸发少,伤口容易长好。柑橘、枇杷这些常绿果树,适合在春天天气变暖后栽,这样能避免冬天低温冻伤根系。南方地区可以栽得稍晚一点,北方地区建议早一点栽,利用封冻前的时间让根系恢复。
土壤处理对扎根影响很大。栽树前要把土壤深翻一下,每亩地施 2000 公斤腐熟的有机肥,这样能让土壤透气性更好。要是土壤偏酸,可撒些生石灰调一下;偏碱就加点硫磺粉。定植坑要挖得深浅合适,一般直径和深度都在 80 厘米左右,坑底铺一层碎秸秆或者树叶,能增强保水能力。
种植时的细节很重要,决定能不能活。把苗木放进坑里,要让根系舒展开。回填土的时候,要分层压实,别留下空洞。嫁接口要比地面高 5 厘米左右,太深了容易烂,太浅了根系容易干旱。浇定根水很关键,第一次要浇透,还可以加少量生根剂。之后每隔 3 天浇一次水,连浇 3 次,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。
栽后的管理也很重要,不能不重视。栽好后要及时定干,剪掉多余的枝条,减少水分消耗。北方地区冬天要给树干涂白防寒,还用秸秆把树干包起来;夏天要搭遮阳网,避免强光晒伤新长的叶子。苗木活了之后,不要着急施肥,等新梢长到 10 厘米以上,再施少量稀一点的氮肥,帮助生长。
河南商丘果农王建国今年用这套方法栽了 200 棵桃树,成活率达到 95%。“以前随便挖个坑就种,活多少算多少。现在按专家说的步骤做,苗子长得特别壮。” 他笑着说。
专家提醒,果树栽好后的前 3 个月是关键期。要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和苗木的状态,发现叶子发蔫要及时补水,有病虫害要早防治。只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好,就能给果树生长打下好基础,为明年丰收做好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