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、8 月鱼塘虾池高温预警:4大核心管理法,破解缺氧、病害难题,鱼虾稳长
- 养殖技术
- 9天前
- 20热度
到了 7、8 月份,全国很多地方一直高温,鱼塘、虾池的水温常常超过 30℃。对水产养殖户来说,这可不是好消息!水温一高,水里的氧气就会变少,有害细菌也容易长出来,鱼虾还会吃不下东西、长不好,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 “浮头”“泛塘” 的危险。其实只要做好这 5 个管理要点,就能让鱼虾安全过夏天,还能保住产量。
一、先控水温,给鱼虾搭 “凉棚”
高温天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水温太高,像草鱼、鲫鱼适合的水温在 25-28℃,超过 32℃就会不爱动、不吃食。要给水体降温,有几个简单又好用的办法:
搭遮阳网:在池塘上面架起黑色遮阳网,遮住 1/3 到 1/2 的水面就行,别全遮住,不然水里的浮游植物没法进行光合作用产氧气。江苏盐城的虾农老李试过,搭网后水温能降 2-3℃,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提高了 15%。
加 “凉” 水:每天早上和晚上往池塘里加新水,每次加 30-50 厘米深,最好加水库水或者井水,这些水温度低。但是要注意,新水和老水的温差不能超过 3℃,不然鱼虾会 “感冒”。
种水生植物:在池塘边种些水葫芦、浮萍,让它们漂在水面上,既能挡太阳,又能给鱼虾提供藏身的地方。但是要控制量,别超过水面的 1/4,不然会抢水里的氧气。
二、管好水质,让水 “活” 起来
高温天水里的有机物分解得快,容易出现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,这些东西对鱼虾有毒。要让水质保持干净,得做好 “增氧” 和 “改底” 两件事:
增氧机别开错时间:很多养殖户觉得晚上会缺氧,只开夜间增氧机,其实不对。晴天中午 12 点到 2 点,水里上层热、下层凉,氧气都在表层,要开增氧机把表层的氧气压到下层,这样能减少晚上缺氧的情况。阴雨天要提前开,从凌晨开到天亮;遇到闷热天,不管白天还是晚上,增氧机都要多开 2-3 小时。
定期 “改底” 清垃圾:池塘底部的残饵、鱼虾粪便堆多了,高温下会发臭,还会滋生有害菌。每隔 7-10 天,往池塘里撒一次改底的药,比如过硫酸氢钾或者 EM 菌。湖北荆州的鱼农王师傅说,他每次撒完 EM 菌,水里的透明度能从 20 厘米升到 40 厘米,鱼的发病率也变低了。
三、科学投喂,别让鱼虾 “吃撑”
高温天鱼虾的胃口会变差,如果还按平时的量喂,残饵会污染水质,还可能让鱼虾得肠炎。投喂要记住 “减总量、调时间”:
减少投喂量:水温超过 30℃,投喂量要比平时减 20%-30%。比如平时每亩喂 10 公斤饲料,高温天就喂 7-8 公斤。判断喂够没,看投料后 30 分钟内有没有吃完,没吃完下次就少喂点。
调整投喂时间:别在中午高温的时候喂,改成早上 5-6 点和傍晚 6-7 点,这时候水温低,鱼虾愿意吃。如果是养虾,晚上可以少喂点,因为虾晚上爱活动。
四、防病害,提前 “打预防针”
高温天是鱼虾病害的高发期,比如草鱼的烂鳃病、虾的白斑病,一旦爆发会损失很重。防控要做到 “早发现、早处理”:
每天巡塘看 3 遍:早上看有没有鱼虾浮头,中午看水色变没变(水发绿、发黑就是有问题),晚上看鱼虾吃料的情况。发现有死鱼死虾,要及时捞出来埋掉,别让病菌扩散。
定期消毒杀菌:每隔 15 天,用二氧化氯或者聚维酮碘给池塘消毒,每亩用 200-300 克,全池泼洒。消毒后 3 天,再撒点益生菌,让水里的有益菌多起来,抑制有害菌。
别随便拉网:高温天鱼虾体质弱,拉网容易让它们受伤,伤口会被病菌感染。如果必须拉网,比如分塘、卖鱼,拉网后要给鱼虾泼点应激灵,减少应激反应。
高温天水产养殖,核心就是 “防大于治”。提前控好水温、管好水质、喂对饲料,再做好病害防控和应急准备,鱼虾就能安全过夏天。就像浙江湖州的养殖户张姐说的:“以前高温天总担心鱼死,现在按这几点做,不仅死鱼少了,鱼还比去年长快了 10%。” 只要用心管理,高温天也能有好收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