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十一月适合种哪四种菜?耐寒又高产,冬春照样有鲜菜吃!
- 行业资讯
- 2小时前
- 3热度
11 月北方天气明显转冷,白天平均温度大多降到 5℃以下,不少地方已经下霜甚至下雪了。很多人种菜的觉得 “天冷了就没法种菜了”,其实不是这样!利用耐寒蔬菜耐冻的特点,再搭配上搭薄膜、盖秸秆这些简单保暖办法,或者用大棚种植,11 月正是北方种越冬蔬菜的关键时候。选对耐寒品种、管理得当的话,不光冬天到春天能一直有菜收,还能赶在早春市场缺菜的时候上市,多赚不少钱!那么,北方十一月适合种哪四种菜?一起去看看吧!
一、菠菜:耐寒先锋,越冬首选

菠菜是典型的耐寒速生叶菜,种子在4℃即可萌发,幼苗能耐受-10℃低温,是北方越冬蔬菜的“主力军”。11月上中旬(土壤未封冻前)播种,可安全越冬,翌年3月上旬即可陆续采收,比春播提早40—50天上市。
栽培要点:
品种选择:选用冬性强、抽薹晚的圆叶品种,如“全能菠菜”“冬绿1号”;
播种方式:干籽直播,行距20—25厘米,亩用种量2.5—3.0公斤;
播后管理:覆土1—1.5厘米,轻镇压保墒;寒流来临前可覆盖稻草、无纺布或薄膜保温;
安全越冬关键:确保幼苗长至3—4片真叶(“鸡毛叶”状态),过小易冻死,过大易春化抽薹。
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2023年在河北保定试验显示,11月10日播种的越冬菠菜,翌年3月5日始收,亩产达2100公斤,商品菜率达95%以上。
二、冬萝卜:错季播种,早春高产

11月并非传统萝卜种植期,但选用耐抽薹的春萝卜品种(如“春玉”“CR雪春”),可进行“越冬栽培”,实现翌年4—5月采收,填补市场空档。
栽培要点:
播种时间:11月上旬为宜,确保出苗后有20—25天生长期再越冬;
品种要求:必须选择明确标注“耐抽薹”“春播型”的杂交种,普通秋冬萝卜品种极易春化开花;
播种密度:行距30厘米,株距20厘米,每亩约1万株;
越冬保护:在极端低温(<-15℃)地区,建议采用小拱棚或地膜覆盖。
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指出:“鲁中地区11月5—15日播种春萝卜,翌年4月下旬肉质根膨大完成,单根重达0.8—1.2公斤,亩产值超5000元”。
三、大蒜:秋播延迟,11月仍可补种

大蒜传统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,但因天气、茬口等原因错过最佳播期者,11月上旬前仍可补种,尤其在黄淮海及华北南部地区(如河南、山东、河北南部),土壤未冻结前均可播种。
关键措施:
选用一级蒜瓣,单瓣重5克以上;
适当加大播种密度(行距18厘米,株距8厘米);
播深3—4厘米,覆土后镇压;
播种后立即覆盖地膜或秸秆,保温保墒,促进扎根越冬。
虽然11月播种的大蒜越冬前根系较弱,但通过覆盖保护,仍可安全越冬,翌年产量略低于早播田,但显著高于春季播种(春蒜易散瓣、产量低)。农业农村部《大蒜生产技术规范》明确指出:“11月15日前完成播种的蒜田,在覆盖条件下越冬成活率可达90%以上”。
四、韭菜:定植“宿根”,为来年高产奠基
11月虽非韭菜播种期,但却是分株定植或移栽老根的理想时节。利用韭菜极强的宿根性和耐寒性(地下根茎可耐-40℃),此时定植,根系在土壤封冻前可缓慢生根,翌年春季萌发早、长势旺,可实现“一年定植、多年采收”。
操作建议:
从健壮老韭田中挖取2—3年生韭丛,分株(每丛5—8株);
按行距30—35厘米开沟,沟深10—12厘米,株距5—8厘米;
栽后覆土埋至“五叉股”(叶鞘分叉处)下1—2厘米;
浇透定根水,寒潮前覆盖5厘米厚稻草或腐熟粪肥防冻。
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韭菜种植基地连续三年在11月10日左右移栽宿根韭菜,翌年3月20日即开始收割第一茬,早于常规田15天以上。
结语
北方 11 月种菜,核心就是三件事:选耐冻的品种、赶在土地封冻前种完、做好保暖让菜安全越冬。菠菜、春萝卜、大蒜、韭菜这四种菜特别适合现在种。其实,现在不管是大棚种植还是露天种,只要合理安排种菜的茬口,顺着自然规律来,就算天寒地冻,菜园也能绿油油的,一直有新鲜菜可收!
数据来源与参考文献:
数据来源:《北方越冬菠菜播期与产量关系研究》,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
资料来源:《山东省春萝卜越冬栽培技术规程(2024版)》,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
权威出处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 NY/T 2960-2022《大蒜生产技术规范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