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菜烧心什么原因?怎么治疗?

老乡们种生菜,是不是常遇到这样的糟心事儿:好好的生菜,心叶突然发黄、变褐,摸起来软塌塌的,严重时还会烂成黏糊糊的一团。外层叶子看着好好的,里面却 “坏了心”—— 这就是生菜常见的 “烧心” 问题。其实烧心不是治不好的病,找准原因、用对办法,就能让生菜长得水灵,不烂心。今天就把生菜烧心的来龙去脉和防治招数学给大家。

一、生菜为啥会 “烧心”?3 大原因最常见

1. 生理性病害:品种 “扛不住”,气候 “折腾” 的

很多时候烧心是 “天生加上环境” 导致的,不是病菌引起的。比如选的品种本身就容易烧心,像有些叶片特别薄、长得太快的散叶生菜,心叶发育时容易 “扛不住” 外界变化;再比如气候忽冷忽热,突然降温,或者大棚里白天温度超 30℃、晚上又降到 10℃以下,温差太大,生菜心叶的细胞会受损,慢慢就发黄变褐;还有空气太干燥,尤其是大棚里通风差、湿度低于 60%,心叶缺水也会烧心。

2. 缺素 “闹的”:缺钙缺硼是 “主因”

缺钙:钙是生菜心叶发育的 “骨架”,要是土壤里钙少,或者浇水太多、土壤板结,根吸不到钙,心叶就会 “缺钙烧心”。症状是心叶边缘发黄,慢慢向内扩展,变成褐色焦边,摸起来发脆,像被烫过一样。

缺硼:硼能帮生菜运输养分,缺硼时心叶会变得又小又硬,叶脉间发黄,严重时心叶卷曲、腐烂,还会影响生菜扎根,长得又矮又弱。这种缺素烧心,要是不及时补肥,会从零星几株扩散到整片田,尤其是一直种同一块地的地块,土壤里钙硼流失多,更容易出现。

3. 病虫害 “偷袭”:菌核病、腐霉病在 “搞破坏”

有时候烧心是病菌 “躲在心里” 作乱,最常见的是菌核病和腐霉病,容易被当成生理性烧心,耽误防治。

菌核病:心叶腐烂时,会有白色的霉层,慢慢还会长出黑色的小颗粒(就是菌核),闻着有点霉味。不光心叶烂,茎基部也可能变黑腐烂,一拔就断。

腐霉病:心叶会软腐成 “一滩泥”,用手一捏就碎,有腥臭味。土壤潮湿时,病叶上会有白色的絮状霉,尤其是雨后或浇水多了,发病特别快。这两种病害引起的烧心,会传染给周围的生菜,要是不及时治,几天就能连片发病,损失不小。

二、4 招防治烧心,生菜鲜嫩不烂心

1. 选对品种:从源头预防

选品种是预防烧心的第一步,尽量挑 “抗烧心、耐逆性强” 的品种。比如想种散叶生菜,选 “玻璃生菜 3 号”“抗烧心生菜” 这类标注了 “抗烧心” 的品种;想种结球生菜,选 “凯撒生菜”“奥林匹亚生菜”,这些品种心叶发育稳,不容易受气候和缺素影响。另外,买种子别贪便宜,选正规厂家的包装种子,包装上会写品种特性。

2. 合理施肥:缺啥补啥

缺素引起的烧心,关键在 “补肥”。播种或移栽前,每亩撒 50 公斤过磷酸钙,再掺 1 公斤硼砂,和腐熟的有机肥一起翻进土里,这样土壤里有足够的钙硼,生菜扎根后就能吸收。要是已经出现轻微烧心症状,别等,赶紧叶面喷肥:补钙用 0.3% 的氯化钙溶液,补硼用 0.2% 的硼砂溶液,每隔 5 天喷一次,连喷 2-3 次,重点喷心叶,能快速缓解症状。

3. 病虫害防治:早清园早用药

要是是菌核病、腐霉病引起的烧心,得先清园:发现有烧心的生菜,赶紧连根拔起,带出田外烧掉或埋深,别扔在田边,不然病菌会扩散;同时把田间的老叶、黄叶剪掉,让生菜行间通风,减少病菌滋生。不想用化学农药,就用生物制剂:防治菌核病,喷枯草芽孢杆菌;防治腐霉病,喷恶霉灵,重点喷心叶和茎基部。

4. 改善环境:温湿度稳住

温湿度稳住,生菜就不 “受气”。露地种植遇到高温,在生菜行间盖稻草保湿,中午搭遮阳网降温;大棚种植白天温度控制在 20-25℃,晚上不低于 15℃,每天早上掀开棚膜通风 1-2 小时,把湿度保持在 70%-80%,别太干也别太湿。另外,浇水要小水慢浇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,避免土壤忽干忽湿 —— 土壤太干,根吸不到钙;太湿,根会烂,都容易烧心。下雨后及时挖沟排水,别让生菜泡在水里。

最后提醒:老乡们要记住,生菜烧心越晚治,损失越大。平时多去田里看看,尤其是心叶刚长出来的时候,发现有发黄、变软的迹象,就赶紧对照原因找办法,别等心叶烂透了再处理。其实只要把品种选对、肥施够、环境调好,再盯紧病虫害,生菜就能长得水灵灵,不烂心、口感好,不管自己吃还是拿到市场卖,都能让人满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