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中后期冒橙黄斑点?是锈病!4 类妙招防住它,保收成、不减产
- 种植技术
- 5天前
- 14热度
咱们种玉米的朋友都知道,玉米长到中后期,叶片上偶尔会冒出些橙黄色小斑点,摸起来还沙沙的,它就是玉米锈病,一种专挑玉米 “下手” 的真菌病害。别看这斑点小,要是不管它,很快就会铺满叶片、叶鞘,甚至爬满茎秆,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,最后轻则减产一两成,重则能让玉米籽粒瘪一半,实在让人闹心。那么,玉米锈病该怎么认、怎么防,让咱们的玉米稳稳高产?跟着小编去看看吧!
一、玉米锈病长啥样?怎么辨别?
玉米锈病最喜欢温暖潮湿的天气, 尤其是雨季过后,温度在 20-25℃之间时,简直是它的 “爆发期”。发病初期,叶片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橙黄色斑点,慢慢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隆起斑,就像撒了一层碎铁锈;严重时,这些斑点会连成大片,叶片发黄干枯,连光合作用都没法正常进行,玉米棵子看着绿油油,其实里面早就 “没劲儿” 了。
二、防治有妙招,多种方法任你选
对付玉米锈病,咱不能等它严重了再动手,得 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,下面这四类方法,大伙儿可以根据自家地块情况挑着用、组合用。
1.从 “根” 上减少病害,这是最省心也最环保的办法,关键在 “日常管理”:要是去年玉米锈病严重,今年就别再种玉米了,换种小麦、大麦这些禾本科作物,或者种大豆、花生等豆科作物,让土壤里的病菌 “饿肚子”,减少来年发病源。玉米收获后,地里的病叶、病秆别随便堆着,要么拉走烧掉,要么深埋到土里,别给病菌留 “藏身地”;种玉米时别太密,一般每亩留 3000-4000 株就行,这样通风透光好,病菌不容易繁殖;雨季要及时挖沟排水,别让地里积水,潮湿环境可是锈病的 “温床”。
2.生物防治 ,这种方法既安全又省钱,重点在 “借助力气”:买玉米种子时,优先选抗病性强的品种,比如当地农技站推荐的 “抗锈 1 号”“豫玉 34” 等,这可是预防锈病最划算的办法,相当于给玉米穿了件 “防护衣”。地里的捕食螨、瓢虫这些小虫子,都是锈病病菌的 “天敌”,它们能帮着咱们控制病菌传播。平时打药时,别用太广谱的农药,不然把天敌也杀没了,反而让病菌更猖狂。
3.化学防治要是地里已经出现锈病斑点,就得用杀菌剂及时控制,记住这几点:
选对药剂配好浓度:常用的 25%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,按 1:1500-2000 的比例兑水(比如 1 袋 20 克的药,加 30-40 斤水);或者用 20% 三唑酮乳油,按 1:2000 的比例兑水,均匀喷在叶片正反面,尤其是发病严重的部位。
喷药频率别马虎:每隔 7-10 天喷一次,连喷 2-3 次,别喷一次就停,不然病菌容易 “卷土重来”;另外,不同药剂要交替用,比如这次用粉锈宁,下次用三唑酮,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,让药剂 “失效”。
安全用药记心间:喷药时戴手套、口罩,别让药液沾到皮肤;严格按说明书的用量来,别随便加量,不然容易烧叶,反而伤了玉米。
其实对付玉米锈病,没有 “一招鲜” 的办法,最好是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用。比如先选抗病品种,再配合合理轮作和田间管理,发现玉米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,就及时用杀菌剂,这样才能把锈病牢牢控制住。只要咱们早预防、早动手,玉米锈病肯定能搞定,让咱们的玉米年年丰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