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葱种植后不直怎么回事?掌握培土三要点,葱白又长又直卖相好!

在秋季的田间地头,大葱进入一年中最为关键的“拔节蹿白期”。此时,葱株迅速伸长,葱白部分不断充实,直接决定最终的商品价值与市场售价。然而,不少种植户反映:“明明水肥没少给,可葱白短、弯曲、分叉,卖相差,价格上不去。”究其原因,往往出在培土管理这一看似简单却极易被忽视的关键环节。培土,绝非“往葱根堆点土”那么简单。操作不当,轻则葱白弯曲、品质下降,重则伤根烂心、减产30%以上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田间试验数据显示,在同等品种与水肥条件下,科学培土的大葱葱白长度平均增加8–12厘米,商品率提升25%,亩产值可提高1500元以上(《中国蔬菜》,2022年第6期)。本文结合农技推广一线经验与权威科研成果,系统解析大葱培土的三大核心要点,助您种出“直、长、紧、白”的优质大葱。

一、培土先看 “时机”

培土的时间真不是 “越早越好”,得看两个关键信号:一是株高,二是节气。首先,要等大葱株高长到 30 厘米左右再动手 —— 这时候葱苗已经有了 “支撑力”,太早培土会压住幼苗,影响叶片光合作用,甚至让假茎(葱白部分)提前木质化;太晚则葱白已经开始 “定型”,培土也难让它变粗。其次,按节气算,北方地区一般在立秋后 5-7 天进行第一次培土,之后每隔 15 天左右培一次,整个生育期总共培 3 次,最后一次培土要在霜降前完成,避免低温冻伤根系。​

二、培土要 “护苗

首先,取土时要和大葱根系保持至少 5 厘米的距离,用小锄轻轻扒土,别硬铲 —— 大葱根系浅,一旦受损,吸水吸肥能力会大幅下降,还容易感染病菌烂根。其次,培土的时间最好选在下午 4-6 点:这时候气温降了,土壤湿度也高,培土后土壤不容易结块,还能减少叶片水分蒸发,避免中午高温培土后 “闷苗”。​

最关键的是 “培土高度”:每次培土都要保持假茎直立,土壤绝对不能没过葱心(也就是叶片中间的嫩芯)。我就吃过亏,去年第二次培土没留神,土埋住了葱心,后来里面的嫩叶全烂了,葱白也弯得没法卖。其实只要培土后轻轻扶一下葱株,确保葱心露在外面,再用手把根部的土轻轻按实,就能避免葱白弯曲。​

三、培土配 “追肥”

光培土不追肥,葱白长得虚,一捏就软;搭配上肥料,葱白硬实多了,产量也高了 20%。

每次培土前,建议先撒一层 “定制肥”:每亩用 15 公斤腐熟的羊粪(或鸡粪)混合 5 公斤硫酸钾,均匀撒在葱行间,然后再培土。为啥选这两种肥?腐熟的有机肥能疏松土壤,让根系长得更壮;硫酸钾则能促进葱白膨大,减少 “空心”,还能提高大葱的抗寒能力。千万别只追氮肥(比如尿素),有网友说之前光撒尿素,葱白倒是长了,但口感发柴,卖的时候收购商压价,后来加了钾肥,葱白又脆又甜,收购商抢着要。”​

如果家里没有有机肥,也可以用商品肥替代:每亩撒 10 公斤氮磷钾复合肥(氮 15 - 磷 10 - 钾 20),但要注意别让肥料直接接触根系,避免烧根 —— 撒完后先轻翻一下土,再进行培土,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。​

四、结语

大葱培土,表面是农事操作,实则是对作物生长规律的尊重与顺应。在消费者日益追求“颜值+口感”的今天,一根笔直雪白的大葱,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收购价,更是种植者专业水平的体现。与其抱怨“行情不好”,不如深耕“技术细节”。从掌握立秋后的三次关键培土,到每一次不伤根、不埋心的精准操作,再到肥土协同的营养管理,每一步都藏着增产提质的密码。

参考文献:

农业农村部.《大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》(NY/T 3890-2023).

张德顺等.《培土与追肥对大葱葱白品质及产量的影响》.《中国蔬菜》,2022(6): 54–58.

李明华.《钾肥对大葱葱白紧实度及贮藏性的影响》.《北方园艺》,2021(12): 77–8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