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倒秧后怎么处理?先别慌!3招就能治

在花生种植过程中,农户常遇到植株突然萎蔫、茎秆倒伏的现象,俗称“倒秧”。此类问题不仅导致植株早衰,更严重削弱荚果发育,造成大幅减产。根据田间症状与病原特征分析,花生倒秧多由茎腐病或青枯病引发,二者虽表现相似,但病原性质、传播途径及防治策略截然不同。本文将基于植物病理学研究与农技推广实践,教大家怎么分清这两种病,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,帮大家保住收成。​

一、花生倒秧,多半是这 2 种病在 “搞鬼”​

很多人看到花生倒秧,都以为是一种病,其实茎腐病和青枯病的症状、病因都不一样,要是分不清,防治起来就会 “南辕北辙”。我之前就见过有种植户把青枯病当成茎腐病治,用了茎腐病的药,结果病害没控制住,反而耽误了最佳防治时间。​

茎腐病:茎腐病是花生种植中最常见的病害,尤其是连年重茬的地块,发病率特别高。发病初期,花生茎基部会出现褐色斑点,慢慢扩大成黑褐色斑块,斑块绕茎一周后,茎基部就会腐烂,支撑不住植株,导致花生倒秧。如果把病株拔起来,会发现茎基部已经变得软软的,用手一捏,还能挤出褐色的黏液,有的茎基部还会长出黑色的小颗粒(病菌的分生孢子器)。​

青枯病:青枯病和茎腐病不一样,它是细菌性病害,发病速度更快,危害也更大。青枯病的症状很有特点,病株最初会表现出萎蔫,早上叶子延迟展开,午后又提前闭合,就像 “没精神” 一样。通常是主茎顶梢的 1-2 片叶子先出现症状,过 1-2 天,全株叶片就会从上到下急剧凋萎,但叶子不会变黄,还是保持着绿色,所以被称为 “青枯”。​

二、如何进行预防呢?

无论是茎腐病还是青枯病,预防都比治疗更重要。我现在种花生,都会提前做好这 3 件事,近几年病害发生率大大降低。​

轮作倒茬:连年重茬是导致茎腐病的主要原因,所以轮作倒茬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。我现在种花生,都会和玉米、小麦、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,比如今年种花生,明年种玉米,后年种小麦,这样能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。​

选对品种 + 药剂拌种:选抗性好的品种是基础。我现在种的是 “冀花 16 号”,这个品种对茎腐病的抗性比较强,比之前种的普通品种发病率低很多。大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,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,比如在青枯病高发区,可以选 “中花 11 号”“粤油 7 号” 等抗青枯病的品种。​选好品种后,药剂拌种也不能少。这一步能杀死种子上的病菌,还能在种子周围形成 “保护圈”,防止土壤中的病菌浸染。

合理管理:无论是茎腐病还是青枯病,都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,所以田间管理要注意避免积水。我种花生时,会起垄种植,垄高 20-30 厘米,这样下雨后水能及时排走,不会在田间积水。​另外,施肥时要注意均衡,不能偏施氮肥。如果氮肥施太多,花生植株会长得又高又嫩,抗病能力下降,容易感染病害。

三、如何进行治疗呢?

如果花生已经发生了病害,就要及时用药治疗,不能拖延。但要注意,茎腐病和青枯病的用药不一样,要是用错了药,不仅没效果,还会浪费钱。​

茎腐病:如果确定是茎腐病,要赶紧用针对性的药剂防治。我去年处理茎腐病时,用的是 3% 广枯灵水剂 800 倍液,对着花生茎基部喷淋,让药液充分覆盖茎基部和周围的土壤,这样能杀死茎基部的病菌,还能防止土壤中的病菌继续浸染。​除了广枯灵,还可以用 65% 多克菌可湿性粉剂 600-800 倍液,或者 50%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,用法都是喷淋茎基部。一般 10-15 天喷 1 次,连续喷 2-3 次,就能有效控制住病害。​

青枯病: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,要用细菌性药剂防治,比如 3%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、20% 噻唑锌悬浮剂 500 倍液,或者 72%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 倍液。这些药剂可以喷淋植株,也可以灌根,灌根的效果更好,能让药剂深入土壤,杀死根部的病菌。​灌根时,每亩用药液 50-60 公斤,每株灌 200-300 毫升,10 天灌 1 次,连续灌 2-3 次。同时,还要把病株及时清理出田间,带出地外深埋或烧毁,避免病菌通过雨水、灌溉水传播到其他植株上。​

四、这些细节别忽视,能减少病害复发​

防治花生倒秧,还有几个细节容易被忽视,要是做好了,能进一步减少病害复发。​

第一,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残体。花生收获后,地里的病株、病叶、病果都要清理干净,不能留在田间,因为这些病残体中藏着大量病菌,会在土壤中越冬,明年继续危害花生。我每年收获后,都会把田间的病残体收集起来,拉到远离地块的地方烧毁。​

第二,深耕土壤。冬季空闲时,把地块深耕 25-30 厘米,能把土壤表层的病菌翻到深层,深层土壤中的病菌翻到表层,经过冬季的低温冷冻,能杀死一部分病菌,减少第二年的发病率。​

第三,注意灌溉方式。尽量采用滴灌或喷灌,避免大水漫灌,因为大水漫灌容易让病菌随着水流传播,扩大病害范围。如果只能大水漫灌,也要避免灌得过满,灌后及时排水。​

五、结语

花生倒秧虽然可怕,但只要分清是茎腐病还是青枯病,针对性做好预防和治疗,就能有效控制住病害。如果大家在花生种植中还遇到其他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经验,把花生种好,多拿收成!

参考文献:

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. (2023). 《花生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》.

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. (2024). 《花生抗病品种推荐目录》.

王磊等. (2024). “轮作对花生茎腐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”. 《植物保护学报》, 51(2), 312–31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