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总被地下虫啃?3 招搞定蛴螬、金针虫,果满壳实不缺苗!

种花生的农户,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糟心事儿,春天播种后,种子被虫咬得发不了芽,出苗时地块里缺苗断垄,补苗都赶不上;好不容易等到收获,挖出来的花生荚果全是虫眼,有的被啃得只剩空壳,有的带着虫粪,根本卖不上价。这些 “搞破坏” 的凶手,就是藏在土里的蛴螬、金针虫、地老虎。其实不用怕,只要做好这 3 件事,就能把地下害虫管住。​

一、合理轮作,让害虫 “断粮”​

地下害虫有 “偏食” 的毛病,比如蛴螬、金针虫喜欢吃花生的根和荚果,但不爱吃玉米、谷子的根, 轮作就是利用这一点,让害虫 “没饭吃”,自然就少了。​具体怎么做?种花生前,最好选玉米、谷子、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当 “前茬”,别选大豆、红薯,建议能 “花生 - 玉米 - 谷子” 轮作 3 年以上,这样地里的害虫会因为找不到爱吃的食物,数量慢慢减少。

二、播前晒种,减少虫咬风险​

花生种子如果水分高、活力弱,播种后更容易被害虫咬,还容易烂种。播前晒种能让种子 “更壮实”,提高发芽率,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,减少虫咬后的感染。在花生播种前 10-15 天晒种,比如计划 4 月播种,3 月底就可以晒;如果是自己留的种子,临时贮藏后水分高,更要晒。晒种方法就是把花生果摊在干净的水泥地或竹席上,厚度 5-10 厘米,每天上午 9 点到下午 4 点晒,晒 2-3 天就行。注意不能剥壳晒,种子直接接触阳光,容易晒过度,导致种子失水太多,发芽率下降。

三、药物防治,精准杀虫​

如果地块里害虫多,光靠轮作和晒种不够,得用药物精准防治。要分 “幼虫期” 和 “成虫期” 用药,这样能把害虫的 “老巢” 端掉,减少危害。​幼虫期是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,要选毒性低、残留短的药,避免影响花生品质,选 41% 阿维毒死蜱。成虫期害虫会飞,会在土里产卵,要是不杀成虫,明年幼虫还会多。​选 55% 高氯毒死蜱,一亩地用 300 克药,兑水 400 公斤,在成虫活跃期,对着花生叶片和田间空地喷雾,成虫吃了带药的叶片会死亡,能减少产卵量,从源头减少明年的幼虫数量。

花生地下害虫虽然藏得深,但只要做好 “轮作、晒种、药物防治” 这 3 步,就能把它们管住。按照这些方法做,花生能出苗齐、不缺苗,收获时挖出来的荚果个个饱满、没虫眼,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卖给收购商,都能让人满意,产量也能提高不少!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