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叶枯病别慌!教你一眼识别,3招搞定,保住蒜头和蒜薹
- 种植技术
- 4天前
- 23热度
种大蒜最怕啥?就怕叶子枯、蒜薹烂,辛苦大半年,产量拦腰砍!而大蒜叶枯病就是这样的 “元凶”,一到多雨高温天就爆发,传播快、发病猛,早播的蒜田还会变成 “传染源”,连累周围地块。今天就教你怎么认叶枯病、怎么防、怎么治,让大蒜叶子绿油油,蒜头蒜薹长得好!
一、叶子、蒜薹出现这些症状,就是叶枯病来了
叶片发病:病害大多从下部的老叶开始,一开始叶子上会出现 “水渍状” 的小斑点,慢慢叶子颜色变浅,斑点变成灰白色,还稍微凹陷;等斑点扩大后,就变成灰黄色甚至灰褐色 ,要是赶上阴雨天、空气湿度大,斑点会变成紫黑色,看着特别吓人。严重时,整片叶子会枯掉,从下往上蔓延,最后整株大蒜的叶子都耷拉着。
蒜薹发病:蒜薹刚抽出来就可能被感染,轻一点的蒜薹上有褐色斑点,重一点的话,地上的植株会提早枯死,蒜薹要么抽不出来,要么抽出来就发黄、腐烂。这样一来,蒜头没养分长不大,蒜薹也没法收获,损失可不小。
二、为啥会发病?这 2 个 “诱因” 要避开
天气:多雨、高温的时候最容易爆发,雨水会带着病菌到处传播,高温又让病菌繁殖得快,几天就能染满整块田;
早播:8-9 月早播的蒜田,因为气温还没降,病菌活跃,容易先发病,之后病菌会通过风、雨传到周围适播的蒜田,变成 “传染源”。
三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
1. 农业防治:这是最基础也最环保的招,重点做好3件事:
清病残:平时在田里干活,看到有枯掉的病叶,赶紧拔了带出田外烧掉;收获后,把地里的病株、残叶全清干净,减少病菌残留;
排积水:尤其是种在稻茬田的大蒜,一定要开深沟、做高畦,下雨后及时把沟里的水排干净,大蒜怕涝,积水多了不仅容易烂根,还会让叶枯病病菌滋生;
施对肥:多施腐熟的农家肥,既能培肥地力,又能让大蒜长得壮;另外,要多补磷、钾肥,少施氮肥,这样大蒜的抗病能力会更强,别光想着用化肥催长,反而让植株变 “弱”。
2. 种子消毒:播种前 “杀菌”,从源头减少病菌
播种前别直接把蒜种埋了,先给蒜种消消毒:用 50℃的温水泡蒜种 30 分钟,温度别太高,超过 55℃会烫坏蒜种,也别太低,低于 45℃没效果,泡够时间后捞出来晾干再播种,这样能杀死蒜种上带的病菌,减少 “带毒播种” 的风险。
3. 化学防治:分阶段用药,精准 “打跑” 病菌
发病前预防:在发病高峰期来之前 10-15 天,每亩用 80%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,按 1 斤药兑 600 斤水的比例稀释,全田均匀喷雾,10 天喷一次,连喷 3 次,能提前在大蒜叶片上形成 “保护膜”,挡住病菌;
发病初期治疗:要是已经看到少量病斑,赶紧用这些药:75%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、50%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,或者 64% 噁霜灵可湿性粉剂,选一种按比例稀释后喷雾,7-10 天喷一次,连喷 2-3 次。
喷药时还有个小技巧:在药液里加 0.1% 的洗衣粉,能让药液更好地粘在大蒜叶片上,不容易被雨水冲掉,药效更持久。
大蒜叶枯病一旦大面积爆发,再治就晚了,所以平时多去田里看看,尤其是早播蒜田和多雨天后,发现病叶赶紧处理;播种前的消毒、日常的排水施肥别偷懒,这些都是低成本却高效的防治方法。按这些方法做,就能有效控制叶枯病,让大蒜一路长得旺,种植户们也能有个好收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