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雨天油菜育苗田如何防虫害?4 招搞定蛞蝓、蜗牛和斜纹夜蛾!

每年秋季,长江流域及南方油菜主产区常遭遇持续阴雨寡照天气,田间湿度居高不下,为多种害虫提供了理想的滋生环境。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3年病虫监测数据显示,阴雨期间油菜育苗田蛞蝓、蜗牛发生率同比上升40%以上,局部地区斜纹夜蛾幼虫密度达15–20头/平方米,严重威胁苗期生长,导致缺苗断垄、生长迟缓,甚至诱发软腐病等次生灾害(《全国油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》,2023年第9期)。面对这一季节性挑战,传统“见虫打药”模式已难奏效,所以必须构建以环境调控为基础、生态防控为辅助、科学用药为保障的综合防治体系。本文依据农业农村部《油菜绿色防控技术指南》(NY/T 3982-2023)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多年田间试验成果,系统梳理阴雨天油菜育苗田害虫的识别特征与防控策略,为种植户提供一套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

一、先清沟排水:湿度降下去,害虫少一半​

别等虫来了才着急,阴雨天防虫,第一步得先给田‘脱水’ 。持续阴雨导致田间积水,湿度超过 85%,蛞蝓、蜗牛的繁殖速度会翻一倍,斜纹夜蛾幼虫也更爱躲在潮湿的苗丛里。 “三沟畅通法” 去年帮周边农户减少了 60% 的虫害:​

厢沟:沿育苗厢两侧挖,深 20-25 厘米、宽 15 厘米,“厢沟要比厢面低,这样厢上的积水能快速流走”;​

腰沟:每隔 30 米挖一条横向腰沟,深 30 厘米、宽 20 厘米,“把厢沟连起来,积水能顺着腰沟排到围沟”;​

围沟:绕育苗田四周挖,深 35-40 厘米、宽 25 厘米,“围沟要比腰沟深,才能把田里的水全排到田外”。​

二、除草减害:别让杂草成了 “害虫安乐窝”​

“之前只除育苗厢里的草,没想到田埂上的杂草里藏了好多蜗牛,一到晚上就爬进田里吃苗!” 湖北荆州种植户张哥的教训,让不少人明白 “除草要除彻底”。杂草不仅会和油菜苗抢养分,还是蛞蝓、蜗牛的 “藏身地” 和 “粮仓”,斜纹夜蛾也爱把卵产在杂草叶片上。​

1. 除草范围:厢内除草用小锄头浅锄育苗厢里的杂草,“别用除草剂,油菜苗还小,容易伤苗,人工拔最安全,连根拔起,避免杂草再长”;​周边除草,田埂、地头、沟渠边的杂草也要割干净,“割下来的杂草别堆在田边,要运出田外烧掉或深埋,不然蜗牛会躲在草堆里继续危害”。​

2. 除草后撒一层细土​:“除草后在育苗厢表面撒一层 5 厘米厚的细干土,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又能让蛞蝓、蜗牛爬不动,它们怕干土,爬的时候会脱水,能减少一半的虫量

三、科学用药:把握时机,选对药剂

当虫口密度超过防治阈值(蛞蝓≥2头/平方米,斜纹夜蛾幼虫≥5头/平方米),必须及时用药,但需遵循“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、环境友好”原则。

(1)药剂选择

蛞蝓、蜗牛:选用四聚乙醛颗粒剂(6%含量),于傍晚撒施于苗床行间,遇湿释放有效成分,引诱取食致死。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幼苗;

斜纹夜蛾:选用氯虫苯甲酰胺(20% SC,1500–2000倍液)或甲维盐(2% EC,1000倍液),具有胃毒与触杀双重作用,对高龄幼虫亦有效。

(2)施药技巧

抢晴施药:选择雨停后叶片干燥的上午9–11点喷药,确保药液附着;

重点喷施:蛞蝓药剂撒于地面,夜蛾药剂重点喷施心叶及背面;

轮换用药: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种药剂,防止抗药性产生。

四、综合管理:从“单点防治”到“系统防控”

单一措施难以持久控虫,必须将害虫防治融入育苗全过程:

种子处理:播种前用噻虫嗪等种衣剂包衣,预防早期蚜虫及地下害虫;

合理密植:避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,降低微环境湿度;

苗期巡查:每日清晨检查叶片是否有银色黏液(蛞蝓痕迹)、孔洞(夜蛾取食)或萎蔫苗,做到早发现、早处置。

五、最后叮嘱

阴雨天油菜苗期虫害防控,本质是一场与“湿度”的赛跑。真正的高效防控,不在于打了多少药,而在于是否提前构建了不利于害虫滋生的田间环境。通过“清沟降湿—清草断源—诱捕减量—精准用药”四位一体的绿色防控体系,不仅能有效控制当前虫害,更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%以上,保障苗齐苗壮,为油菜高产奠定坚实基础。

参考文献:

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.《全国油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》. 2023(9).

农业农村部.《油菜绿色防控技术指南》(NY/T 3982-2023).

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.《油菜苗期湿害与虫害协同防控技术》. 2022.

湖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.《物理诱捕法在油菜苗期蛞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》.《湖北农业科学》,2023, 62(4): 89–9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