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0日农产品行情:蔬菜迎小幅回暖,肉蛋水产稳中有降!
- 市场行情
- 7天前
- 21热度
10 月 20 日,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出来了:“农产品批发价 200 指数” 涨到 120.13,“菜篮子指数” 也跟着涨到 121.28,虽说俩指数都稍微涨了点,但细分到具体品类,那差别可不小 —— 猪肉、鸡蛋悄悄降了价,绿叶菜却比之前贵了点,水产市场更是有的赚有的愁。那么,农户该咋种、商家该咋进货、咱们老百姓该咋买菜呢?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!

一、肉蛋市场:猪肉连降后更实惠,鸡蛋价格也稳着跌
这周畜禽类产品都挺 “亲民”,最受关注的猪肉价格还在往下走:全国批发价平均 17 块 7 毛 2 一公斤,比上周五降了 1.7%,算下来每公斤能省 3 毛钱,买一斤猪肉差不多能省出一个鸡蛋的钱。这背后是节后供应多了 —— 双节期间大厂家集中卖猪,节后大家买肉的需求还没完全恢复,市场上猪肉供大于求,价格自然降了。
其他畜禽类也大多在降价:牛肉 66 块 1 毛 4 一公斤,降了 0.3%;鸡蛋 7 块 4 毛 8 一公斤,降了 0.5%;白条鸡 17 块 5 毛 7 一公斤,降了 0.7%;只有羊肉 61 块 7 毛 6 一公斤,价格没咋变。开猪肉零售店的张老板说:“这几天进货价天天降一点,我零售也跟着调,销量比上周多了两成。”
给大家提个醒:农户朋友注意,现在养猪还在赔钱,别盲目多养猪,多盯着 11 月消费回暖的信号;咱们市民要是想买肉,猪肉短期可能还会小幅波动,趁现在便宜,能适量腌点腊肉、灌点肠。
二、蔬菜市场:绿叶菜带头涨价,这 5 种菜贵了,2 种菜超划算
蔬菜整体稍微涨了点,28 种重点监测的蔬菜,平均 5 块零 9 分一公斤,比上周五涨了 0.4%。其中有 5 种蔬菜涨得比较明显:豆角涨 3.5%、油菜涨 3.4%、黄瓜涨 3.1%、菠菜涨 2.6%、生菜涨 2.5%。烟台做蔬菜批发的邢军解释:“最近老下雨,光照不够,不管是露天种的还是大棚里的蔬菜,长得都慢了,产量少了,收购价自然就高了。”
不过也有降价的蔬菜,大葱、葱头分别降了 3.4% 和 2.3%,成了菜市场的 “性价比之选”。记者在超市看到,不少市民买菜时更爱选能放的根茎类:“大葱降价了,多买两把晾干,能吃半个月;绿叶菜随吃随买更划算,放久了容易坏。”
建议这样做:种植户朋友可以重点选耐寒的叶菜品种,提前给大棚做好保温,应对接下来的降温;批发商要是进绿叶菜,尽量缩短流通时间,避免坏了;根茎类菜可以适当多囤点库存。
三、水果水产:当季水果降价啦,淡水鱼略涨,带鱼便宜了
水果市场最近 “降温” 明显,6 种重点监测的水果,平均 7 块钱一公斤,比上周五降了 1.7%。其中鸭梨降得最多,降了 4%,西瓜紧随其后降 3.7%,这俩现在正是上市旺季,成了大家果篮里的 “新宠”。开水果店的李姐说:“本地鸭梨大批上市,批发价降了,我卖 3 块 5 一斤,比上周便宜 5 毛钱,每天能卖 200 多斤。”
水产市场则是 “几家欢喜几家愁”:淡水鱼价格涨了点,白鲢鱼 10 块 1 毛 5 一公斤,涨 1.6%;鲫鱼 19 块 7 毛 1 一公斤,涨 1%,可能是因为水温降了,鱼长得慢了,供应少了;海水鱼里,大带鱼 40 块 2 毛 2 一公斤,降了 2.4%,现在到了捕捞旺季,果然 “货多了价就低了”。
小建议:养殖户朋友,淡水鱼可以趁现在价格涨了,合理卖鱼;带鱼养殖户多关注市场供需变化。咱们市民买水果,鸭梨、西瓜性价比高,既能鲜吃,也能做成果干;带鱼现在便宜,能多买点冻在冰箱里。
四、行情总结:秋冬交替,这 3 个趋势要留意
从整体行情来看,现在农产品市场正处在秋冬交替的过渡阶段,价格变动主要受 3 个事儿影响:一是天气,老下雨让蔬菜减产涨价;二是季节,当季的水果、海水鱼大批上市,把价格拉下来了;三是供需,畜禽类的供应还比需求多,所以价格降。
农业分析师预测,等 11 月气温再降点,蔬菜价格可能会迎来阶段性涨价,尤其是绿叶菜,涨幅可能更大;畜禽类产品得等大家消费多了,价格才能好转;水果市场因为柑橘类水果会大批上市,还会继续降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