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晚疫病茎部或叶柄染病症状是什么?
- 种植技术
- 10天前
- 22热度
种马铃薯的老乡都知道晚疫病,这是种传播特别快的真菌病,一旦爆发,才几天工夫,叶子就枯焦、茎秆就烂了,严重的话整棵马铃薯都枯死,连地下的薯块也会烂掉变质,这病对马铃薯来说,简直是 “毁灭性病害”。不少老乡因为没及时看出症状,或者防治得不对,最后亏得厉害。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惊慌,也不是没有应对方法,其实只要能认出晚疫病的发病症状,把田间管理做好,再用对药防治,就能有效控制住病情,保住咱辛苦种出来的马铃薯。
一、了解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症状,早发现早止损
茎部长 “黑褐斑”:茎部是晚疫病最先 “攻击” 的地方之一。刚发病时,茎上会出现长条状或不规则的病斑,颜色从深褐色慢慢变成黑色。最要注意的是,病斑边缘模糊,和健康的茎秆没有清晰的分界线,就像墨水晕在纸上一样。要是碰到连雨天,病斑会快速扩大,绕着茎秆长一圈,导致茎部变软、发黏,轻轻一碰甚至会折断,整棵马铃薯就会歪倒。
叶柄染病:叶柄上的症状跟茎部差不多,会出现深褐色到黑色的长斑,边缘也不明显。病斑变大后,叶柄就没力气支撑叶片了,原本挺括的叶片会 “耷拉” 下来,像被太阳晒蔫了一样;要是叶柄全烂了,叶片会直接掉下来,这不仅会减少光合作用,还会让病菌顺着叶柄传到茎秆上,让病情扩散得更快。
叶片出现 “褐斑 + 白霉”:很多种马铃薯的老乡,最早发现晚疫病都是看叶子。叶片上会先冒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,大小跟指甲盖差不多。天潮的时候,斑点背面会生出一层白色的霉层。要是没及时处理,褐色斑点会连成片,整个叶片会从边缘开始枯焦,最后变成黄褐色的 “枯叶”,轻轻一碰就碎。严重的时候,整棵马铃薯的叶子都会枯死,只剩光秃秃的茎秆。
二、2 大措施结合,既控病情又防扩散
加强田间管理:看到病叶、病叶柄或者病茎,得赶紧摘下来,带出田外烧掉或埋深点,别扔在田边或水沟里,这些带病的残枝败叶是病菌的 “藏身地”,下雨的时候会跟着雨水流进田里,感染更多植株。收完马铃薯后,也要把田里的残枝败叶清干净,再翻耕土壤,减少土壤里残留的病菌。还有,晚疫病喜欢潮乎乎的环境,所以浇水要 “看需要来”,让土壤有点潮气但不积水就行。下雨后要赶紧清理田里的排水沟,把积水排出去。
化学防治:一旦看到田里有晚疫病的症状,不管轻还是重,都得赶紧喷药 ,这是控制病情扩散的 “关键一步”。代森锰锌是能杀多种病菌的药,安全性高,不光能防晚疫病,还能顺便防马铃薯的早疫病,适合刚发病或者没发病时预防用。用的时候按产品说明书稀释,拿喷雾器均匀喷在叶片正反面、叶柄和茎部,特别是叶片背面要重点喷,因为病菌大多在背面滋生。建议每隔 7-10 天喷一次,连续喷 2-3 次,能在植株表面形成 “保护膜”,挡住病菌侵入。
三、喷药注意事项,否则容易无效
选晴天上午或傍晚喷药:阴雨天别喷,药液会被雨水冲掉,白花钱还没效果;中午天热也别喷,药液蒸发太快,容易让叶片出现药斑。最好选晴天上午 9 点前,或者傍晚 5 点后,这时候温度刚好,药液能更好地粘在植株上,发挥药效。
别一直用同一种药:要是年年都用代森锰锌或者百菌清,病菌会产生抗药性,药效会越来越差。建议把两种药换着用,比如这次喷代森锰锌,下次喷百菌清,这样能提高防治效果。
总结一下:其实防马铃薯晚疫病,核心就俩字,早发现、早动手。平时多到地里转转,多瞅瞅叶子、叶柄和茎的样子,一旦发现不对劲的症状,赶紧用田里管理加打药防治的办法处理,就能把病害控制住,让马铃薯顺顺当当长。到收的时候,就能挖出饱满没病的薯块,产量和品质都能保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