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茼蒿需要注意什么?

茼蒿是咱餐桌上的 “百搭菜”,涮火锅时丢一把,脆嫩入味;凉拌淋点香油,清爽解腻;炒个鸡蛋更是香到下饭。不少想在家种几盆茼蒿的人,总遇到叶子瘦小、烂根倒伏的问题,其实关键是没做好 “四大防护”!今天就把茼蒿种植的核心技巧讲明白,新手也能种出绿油油的好茼蒿。

一、茼蒿是半耐寒蔬菜,要注意防高温

茼蒿天生喜欢凉快、潮湿的环境,属于半耐寒蔬菜,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 17~20℃。要是温度超过 29℃,它就会 “闹脾气”:叶子长得又少又小,茎秆细细的,严重时还会停止生长,这就是夏季种茼蒿常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
降温的好办法:

最好用遮阳网,特别是夏季中午,能把地表温度有效降 3~5℃,避免阳光直接晒伤叶片;

浇水别选中午!很多人种菜觉得中午热,想浇水降温,其实这是 “帮倒忙”:地温高的时候突然浇冷水,茼蒿的根会像 “被泼了冰水” 一样受刺激,容易烂根、死苗。最好在早上或晚上浇水,既能补水,又能温和调节地温。

二、预防茼蒿徒长、倒伏

茼蒿如果种得太密、水浇得太勤、肥料用得太多,加上昼夜温差小,就容易 “疯长”,茎秆细得像牙签,碰到潮湿天气就会倒伏。倒伏后不仅摘不了多少,下面的叶子还会因为不透气烂掉,卖相和口感都会变差。

防徒长、倒伏分三步做:

及时间苗:茼蒿浇第二遍水的时候,就要开始间苗,把长得密的小苗拔掉,最后让每棵苗之间保持 2~3 厘米的距离,留下壮苗、拔掉弱苗,让每棵苗都有 “呼吸的空间”;

控制肥水:小苗期别浇太多水,土壤干了再浇、浇透就行;施肥要选淡肥,别只施氮肥(只施氮肥容易徒长),可以搭配少量磷钾肥;

喷叶面肥:如果发现苗有徒长的迹象,可喷 1 次稀释后的磷酸二氢钾(比例 1:1000),能让茎秆更粗壮,减少倒伏的风险。

三、茼蒿根系浅、怕积水,雨后要及时排水

提前挖好沟:种茼蒿之前,就给地块挖好排水沟,宽度 15~20 厘米、深度 10 厘米左右,下雨时能快速排水;

防止进水:如果是盆栽或者小块地,下雨时可以搭个临时塑料棚挡雨,避免雨水直接灌进种植的地方;

雨后补救:要是不小心进了水,先马上把积水排干净,然后用井水浇一遍(平衡地温),再松松土,减少烂根的概率。

四、防病虫害,护好叶片

茼蒿主要吃的是叶片,叶子发黄、腐烂的话,产量和口感都会差很多。平时管理的时候,疫病、霜霉病是让叶子烂掉的 “元凶”,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斜纹夜蛾是啃叶子的害虫,要重点防治。

防病、护叶的办法:

先认清楚病:疫病会让叶片出现暗绿色、像沾了水的斑点,慢慢扩大成褐色斑块;霜霉病会让叶子背面长白色霉层,叶子正面发黄;

早预防:种茼蒿时别连作(同一块地别连年种茼蒿),保持田间通风,浇水时别浇到叶片上(减少病害传播);

正确防治:病害刚出现的时候,疫病可以用烯酰吗啉喷雾,霜霉病可以用霜脲・锰锌;害虫可以用氯虫苯甲酰胺(这种农药毒性低),要注意喷药后,得等 7~10 天才能采收,保证吃着安全。

总结:其实种茼蒿不难,只要抓好 “防高温、防徒长、防雨水、防病害” 这四个关键点,就能让茼蒿长得叶肥秆壮,摘一茬还能再长一茬!如果您有自己的种植小妙招,或者遇到了其他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学习,把茼蒿种得更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