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田间遇麻烦?做好”三防”不慌!结荚多、籽粒满~

大豆从开花到鼓粒,是长果子、攒产量的关键期,这时候最经不起折腾,干旱能让荚瘪掉,涝水会烂根,大风冰雹更是直接毁苗。不少老乡年年在这时候犯愁,其实只要把 “防高温、防干旱、防渍涝、防倒伏、防冰雹” 这五件事做好,大豆就能稳稳长,最后收一筐筐饱满的豆子。下面就把每一招的具体做法说透,老乡们照着操作就行。​

一、防干旱:旱天及时 “补水补营养”,豆子不瘪​

要是长时间不下雨,地里干得裂口子,大豆根系吸不到水,叶子会发黄,甚至提前落叶,结的荚又小又空。防干旱的核心是 “及时浇水 + 叶面补肥”,别等豆苗快枯死了再救。​

1. 广辟水源,科学灌溉​:先找水源,不管是井水、河水,能浇的水都用上。灌溉方式首选喷灌、滴灌,不仅省水,还能均匀浇到每棵苗;要是只能漫灌,别浇太急,慢浇慢渗,让土壤吃透水,但也别积水。浇完水后,要是土表板结,用小锄子浅划一下,让土壤透气,根系长得更好。​

2. 叶面喷肥,扛住旱情​:受旱的大豆,光浇水不够,根系吸收能力弱,得通过叶子补营养。可以喷磷酸二氢钾+ 硼肥,或者液态氮肥,每隔 7 天喷一次,连喷 2 次。尤其是到了鼓粒期,喷这些肥能让豆子长得更饱满,还能促进早熟,减少空荚。​

3. 干旱天留神红蜘蛛​:天旱的时候,红蜘蛛特别多,这虫子小,藏在叶子背面吸汁液,叶子会慢慢变白、干枯。发现叶子上有小红点,赶紧喷药,比如用 15% 哒螨灵乳油 1500 倍液,或者 20% 螺螨酯悬浮剂 2000 倍液,喷的时候一定要把叶子背面喷到,不然杀不干净。​

二、防渍涝:涝天先排水,再补肥防病​

连雨天后,地里积水排不出去,大豆根系会泡在水里缺氧,慢慢烂根,还容易得根腐病、锈病。防渍涝的第一步是 “快排水”,然后再补肥、防病,别让涝灾后续再添麻烦。​

1. 提前清沟,尽快排水​:种大豆前就该把田间的沟挖好,主沟、支沟都要通;连雨天后,要是沟里积水,赶紧清淤,把堵在沟里的杂草、泥土扒开,让水尽快排出去,最多别让水在地里泡超过 24 小时,不然根就容易烂了。​

2. 排水后及时追肥​:积水排干后,大豆根系受了伤,得补点肥恢复长势。可以结合中耕,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10 公斤,撒在大豆根部附近,别直接撒在叶子上,避免烧苗。到了鼓粒中后期,再喷 2 次叶面肥,用 0.1%-0.2%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,每隔 7-10 天喷一次,延缓叶子衰老,让豆子灌得更饱。​

3. 防好根腐病和锈病​:涝天后最容易得这两种病,根腐病会让根部变黑、腐烂,苗慢慢枯死;锈病会让叶子上长黄褐色的小斑点,最后叶子枯死。​

治根腐病:发病初期喷 25% 甲霜灵 800 倍液,或者 2.5% 咯菌腈 1000 倍液,重点喷根部周围的土壤和茎基部,连喷 2 次。​

治锈病:喷 15%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0-700 倍液,或者 75%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,叶子正反面都要喷到,控制病害扩散。​

三、防强风倒伏:看时期处理,别瞎扶​

夏天刮大风,大豆容易倒伏,有的整棵趴在地上,有的歪歪斜斜。这时候别慌,得看倒伏的时期和程度处理,瞎扶反而会伤苗。​

1. 开花前倒伏:要是大豆还没开花就倒伏了,不用人工扶 ,大豆有 “自我调节” 能力,过几天会慢慢直立起来,基本不影响后续生长和产量,扶了反而可能弄断茎秆,得不偿失。​

2. 开花后轻度倒伏:开花后要是只是轻度倒伏,得赶紧扶起来,不然豆子会因为见不到光而脱落。扶的时候别一棵一棵扶,而是把相邻两行的大豆往中间靠,轻轻捆一下,让它们互相支撑,这样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,减少落荚。​

3. 严重倒伏:要是倒伏很严重,植株完全贴在地上,就别扶了,这时候茎秆已经很脆,一扶就断,反而会造成更大损失。可以喷点叶面肥,比如磷酸二氢钾 + 氨基酸肥,延长叶子功能期,减少落荚,还能增强抗病能力,尽量减少减产。​

大豆种植不怕麻烦,就怕疏忽,干旱天补肥,涝天快排水,大风冰雹后赶紧救,每一步都跟上,大豆就能少受灾害影响,结的荚多、豆子饱满。老乡们平时多去地里看看,发现问题早处理,最后肯定能收个好产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