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好天育水稻秧,抓好 3 件事!秧苗壮、分蘖多,插秧高产有底气

不少种植水稻的农户却愁:要么秧苗长得弱、扎根浅,要么分蘖少、还长满杂草 ,其实育好秧的关键,就在于 “水分、追肥、除草” 这三个细节。今天就把水稻育秧的实用技巧跟大家说透,照着做,秧苗能扎根稳、分蘖多,为后面插秧高产打下好基础!

一、看天看苗调水量,扎根分蘖两不误

水稻秧苗 “喜水但怕淹”,水分多了会烂根,少了会干死,得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灵活调整,记住这些关键节点。刚播完种,畦面上千万别上水,只要保持畦面 “湿润不发白” 就行。这时候秧苗要扎根,水多了会把种子泡烂,扎根也浅;保持湿润,根系才能往下扎得深,苗才壮。出苗后可以放浅水上畦面,别淹太深,不然秧苗叶子会发黄。晴天沟里满水,这样能保持土壤湿润,避免秧苗缺水;阴天沟里只放半沟水,防止湿度过大烂根;雨天赶紧把沟里的水排干,别让水漫过畦面,不然秧苗会被泡坏。

要是种的是两段育秧,水分管理有点不一样。寄插当天保持畦面湿润就行,别上水。寄插后 5-7 天,畦面要 “干爽”,别浇水,逼着根系往下扎,扎深了后期不容易倒;三叶期以后,保持浅水上畦面,促进秧苗分蘖,分蘖多了,后期插秧后结穗也多。插秧前 7 天左右,要给秧田灌 “深水”,这样秧苗根部会变得松软,拔秧的时候不容易断根,还能带着点土,栽到本田里缓苗快。

二、三肥别落下,秧苗壮、分蘖多

水稻秧苗长到不同阶段,对营养的需求不一样,要按时追施 “三肥”,缺了任何一肥,秧苗都长不好。当秧苗长到 “2 片大叶子 + 1 片小芽”时,要施 “断奶肥”,这时候秧苗从种子里吸收的营养快用完了,得从土壤里 “找食吃”,及时补肥能帮它顺利 “过渡”。具体怎么施?每亩泼 1000 公斤,泼的时候要均匀,别浇在叶子上。

分蘖期:施完断奶肥后,每隔 5-7 天,要追一次 “分蘖肥”,让秧苗多长分蘖。每次每亩追尿素 8-10 公斤,撒的时候要匀,别东多西少,分蘖多了,后期插秧到本田,每株能结更多穗,产量自然高。要是发现秧苗长得黄、长势弱,可以在尿素里加少量磷酸二氢钾(每亩加 1 公斤),一起撒施,秧苗会更绿更壮。

插秧前 5 天:插秧前 5 天,要施 “送嫁肥”,就像给秧苗 “带点干粮”,栽到本田里能快速适应新环境。每亩追尿素 3-5 公斤,施完后灌点浅水,让肥料溶解,这样秧苗带着养分移栽,缓苗时间短,很快就能扎根长新叶。

三、2 叶 1 心用药除,后期人工拔干净

秧田杂草多了,会跟秧苗抢营养、抢阳光,导致秧苗长得弱,必须及时除干净,分两步走:秧苗长到 2 叶 1 心时,是用除草剂的最佳时机,这时候秧苗已经长壮,不容易受药害,杂草也刚冒头,好除。按说明书配药,用喷雾器均匀喷在畦面和杂草上,喷药后别马上浇水,等 1-2 天再正常管水,避免药液被冲掉,影响除草效果。施完除草剂后,要是还有零星杂草冒出来,要及时人工拔除,别等草长到比秧苗还高再拔,拔草的时候要轻,别碰伤秧苗根系,拔下来的杂草要带出秧田,别留在畦面上腐烂。

想要水稻种植收成好,只要把 “水分调对、肥追及时、草除干净” 这三件事做好,秧苗就能扎根深、分蘖多、长得壮,等插秧的时候,一栽就活、缓苗快,后期高产也有了底气。农户朋友们照着这些方法做,今年的水稻育秧肯定能顺顺利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