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茬番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?秋冬茬番茄种植技术!
- 种植技术
- 2天前
- 16热度
前两年邻居在大棚里种秋冬茬番茄,从 8 月底播种到冬天采收,一路磕磕绊绊:苗期赶上高温高湿,苗长得又细又弱;到了开花结果时,气温低、光照少,花儿掉了一大半,结的果子还歪歪扭扭;好不容易到膨大期,又遇上连阴天,灰霉病找上门,最后产量和品质都大打折扣。秋冬茬番茄,一般是 8 到 9 月播种,10 月到第二年 2 月采收,主要种在北方的日光温室和长江流域的大棚里,是冬季蔬菜生产的重要品种。它的生长过程特别 “坎坷”,要经历三个难熬的阶段:苗期高温高湿、开花坐果期低温弱光、果实膨大期严寒少日照,恶劣环境叠加,管理难度比春茬番茄高不少。那么,秋冬茬番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?

一、品种选择与育苗管理
应选用耐低温弱光、抗病(尤其抗TY病毒、灰叶斑病、枯萎病)、坐果率高、果实转色快的无限生长型品种,如“浙粉712”“金棚1号”“瑞星5号”等。农业农村部《2024年蔬菜主导品种推荐目录》明确将“低温坐果性”和“抗灰霉病能力”列为秋冬茬番茄品种核心筛选指标(权威出处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,《2024年蔬菜主导品种推荐目录》)。
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,需采用穴盘基质育苗,遮阳防雨,并预防病毒病(防蚜虫、烟粉虱)。壮苗标准:苗龄35–40天,4–5片真叶,茎粗0.5厘米以上,节间紧凑,无病虫害。
二、定植与前期管理(缓苗至开花前)
整地与定植:定植前10–15天扣棚覆膜,高温闷棚5–7天消毒。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–5000公斤、过磷酸钙50公斤、硫酸钾20公斤作基肥。采用高垄栽培(垄高15–20厘米),行距60–70厘米,株距35–40厘米,每亩定植2200–2500株。定植宜选阴天或傍晚进行,浇透定根水。
缓苗期温湿调控:定植后3–5天闭棚保湿促缓苗,白天温度控制在28–30℃,夜间18–20℃;缓苗后逐渐通风降温,白天25–28℃,夜间15–18℃,防止徒长。此期土壤湿度保持65%–70%,忌大水漫灌。
三、花果期管理(开花坐果至第一穗果膨大)
温度与光照管理:进入10月中下旬后,气温骤降,需加强保温。白天维持22–26℃,夜间不低于12℃(低于10℃影响授粉)。连续阴天时,可人工补光(LED植物灯,每日2–3小时)或张挂反光膜增强棚内光照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强调:“秋冬茬番茄10–11月是花芽分化关键期,温光不足将导致花器发育不良、坐果率下降”(权威出处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,《2024年设施蔬菜秋冬茬生产技术指导意见》)。
辅助授粉:大棚内缺乏昆虫授粉,需人工辅助。可于上午9–11点轻摇花序,或使用熊蜂授粉(每亩1箱)。严禁使用2,4-D等激素点花,易导致畸形果。
水肥一体化调控:第一穗果坐住前控水控氮,防止旺长;坐果后进入追肥关键期。推荐采用滴灌系统,每7–10天追施一次高钾型水溶肥(如N-P₂O₅-K₂O=15-5-30),每亩每次3–5公斤。同时叶面喷施0.2%硼砂+0.3%磷酸二氢钾,提高坐果率与果实硬度(资料来源:《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研究》,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,2023年)。
四、中后期管理(盛果期至采收末期)
植株调整:采用单秆整枝,及时摘除侧枝、老叶、病叶,每穗果下方保留1–2片功能叶。一般留5–6穗果后摘心。打杈、打叶宜选晴天上午进行,伤口易愈合。
防早衰与保果:进入12月后,低温寡照易致早衰。可叶面喷施0.5%尿素+0.2%磷酸二氢钾+0.1%硫酸镁混合液,每10天一次,维持叶片功能。同时疏除畸形果、小果,集中养分供应优质果。
五、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
秋冬茬番茄高发病害包括灰霉病、晚疫病、叶霉病、病毒病;虫害以烟粉虱、蚜虫、蓟马为主。防控策略:
生态调控:保持棚内相对湿度<70%,及时通风排湿;
物理防治:悬挂黄色粘虫板(30×25 cm)每亩30–40张;
药剂防治:灰霉病初发期喷施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;晚疫病用68.75%氟吡菌胺·霜霉威悬浮剂800倍液;严禁采收前7天用药(权威出处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,《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(NY/T 3649-2023)》)。
六、结语
咱们种秋冬茬番茄,能不能种成功,关键就抓三点:前期防止苗疯长(徒长),中期保住花朵、提高坐果率,后期抵抗恶劣环境、预防病害。想在高温高湿、低温弱光这些不利环境里,种出高产又优质的番茄,光靠单一办法不行,得把选对品种、调控好温度光照、精准浇水施肥,还有绿色防虫防病这些措施搭配好、用到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