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30日农产品行情:指数微降,鱼菜果涨跌分化

9 月 30 日,农业农村部刚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,全国农产品市场整体还算稳定,但不同种类的产品价格有涨有跌。​其中水产、蔬菜、水果这些,价格有的涨有的跌;像猪牛羊鸡这些畜禽产品,价格整体稳着,但也有一点小变化。这些情况,给种庄稼的农户、搞批发的商家还有超市采购的人,都传递了很清楚的市场信息。

一、核心品类价格动态:涨降各有侧重​

1. 蔬菜​:重点监测的 28 种蔬菜,平均价格保持在 5.01 元 / 公斤,和前一天一样,这种平稳情况,是因为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。但不同品种的价格差别很大,莴笋、青椒的价格分别涨了 2.4%、2.1%,排在价格上涨的前五位,主要是因为中秋、国庆两个节日快到了,餐饮行业集中采购,需求变多。和它们相反的是,葱头、大葱的价格分别降了 3.7%、2.0%,排在价格下跌的前几位,主要原因是新一季的大葱到了集中上市的时候,山东、河南等主要产区货源充足,再加上最近运输顺畅,市场供应的压力小了。​

2. 畜禽​:畜禽类产品的价格情况是 “红肉小幅上涨、禽蛋价格有调整”:牛肉价格是 66.32 元 / 公斤,比前一天涨了 0.6%;羊肉是 62.15 元 / 公斤,涨了 0.8%。这是因为节日期间吃涮锅的人多,对牛羊肉的需求上升,而且北方产区的出栏量暂时减少,所以价格能涨一点。​猪肉价格继续保持平稳,平均 19.31 元 / 公斤,比前一天只降了 0.1%。蛋禽市场价格有调整,鸡蛋价格是 8.38 元 / 公斤,降了 0.8%,主要是因为之前补栏的蛋鸡到了产蛋高峰期,市场供应变多;而白条鸡价格反而涨了 1.4%,到了 17.48 元 / 公斤,这能看出节日期间大家对禽类消费有不同的偏好。​

3. 水产与水果​:水产市场的情况是 “淡水鱼价格领涨、海水鱼价格回调”:花鲢鱼、白鲢鱼的价格都涨了 3.6%,是当天涨价最多的品类。一方面是节日里家庭聚餐多,对淡水鱼的需求一下子变多;另一方面江苏、湖北等主要产区最近下雨,捕捞和运输的成本稍微涨了点。大带鱼价格降了 1.6%,到了 40.54 元 / 公斤,这是因为山东威海等生鲜基地放出了暂养的储备,当地有 234 个暂养池,能装 600 吨海鲜,有效稳住了市场价格。​

水果市场整体价格下降,重点监测的 6 种水果,平均价格 6.94 元 / 公斤,比前一天降了 2.0%。鸭梨、巨峰葡萄的价格分别降了 3.4%、3.1%,主要是因为河北鸭梨到了成熟采摘的旺季,产量比去年多了 12%;而巨峰葡萄已经过了最佳食用期,市场在清理库存,价格就跟着降了。

二、价格波动的核心原因:供需和节日一起影响​

现在市场价格变化,根本原因是 “供应情况和节日需求” 一起影响的结果。从供应方面看,蔬菜产区正在经历 “北方减少、南方增加” 的季节变化。东北、西北露天种植的蔬菜产量减少,长江流域、西南产区接着供应。在这种产区转移的过程中,难免会有短期供应衔接不上的情况,导致部分蔬菜品种价格波动。从需求方面看,主要是节日效应。中秋、国庆双节带来了消费高峰,采购需求从分散变成集中,尤其是餐饮企业批量备货,让部分品类的价格更容易变动。

三、实操建议:种植户与批发商的应对办法​

种植户​:对蔬菜种植户来说,建议根据价格情况及时调整生产。种莴笋、青椒的农户可以加强田间管理,用设施栽培的方式延长采收时间,抓住节日期间价格好的时机卖;种大葱、葱头的农户要加快采收速度,避免后来集中上市让价格跌得更厉害,同时可以用窖藏等方式,错开销售高峰。​

批发商:批发商应该用 “不同品种不同备货量” 的策略:对莴笋、青椒等涨价的品种,保持 3 到 5 天的安全库存就行,不要盲目跟风多备货,可以优先联系湖南、四川等西南产区刚上市的货源;对大葱、葱头和鸭梨等降价的品种,可以适当多采购一些,用低温仓库延长保鲜时间,节后找合适的时机卖。​

总结​:国庆放假期间,农产品市场整体会比较稳。​比如蔬菜,平均每公斤价格大概能保持在 5 块钱左右;猪牛羊鸡这些畜禽的价格,变动不会超过 2%。​等国庆过完,之前大家集中买东西的需求过去了,有些农产品的价格可能会暂时降价。​但从长远来看,现在地里种的蔬菜量够多,加上大棚这些种植设施能帮忙,所以咱们的 “菜篮子”、“果盘子”,供应是有扎实保障的,不用太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