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韭菜总长不好?掌握4步种植法,叶肥茎壮一茬接一茬~
- 种植技术
- 1天前
- 6热度
不少农户种韭菜,总遇到各种糟心事儿,要么种子撒下去,出苗稀稀拉拉;要么长出来的韭菜又细又弱,一割就倒;有的割个两三茬,韭菜就 “没劲儿” 了,叶子发黄、产量骤降; 明明没少浇水施肥,咋就种不好呢?其实韭菜是 “好养活” 的菜,但想种得壮、收得多,关键要抓住 “从种到收” 的4 个关键环节。
一、找块 “好地皮”,韭菜不烂根、长得欢
韭菜能不能长得好,“选地” 就定了大半。优先选地势平坦、能浇能排的地,土壤最好是 “沙壤土”,这种土种韭菜,根长得深、吸养分快,不容易烂根。先把地深翻 20-25 厘米,翻地时撒上底肥,每亩用腐熟的羊粪、鸡粪,或者加 50 公斤复合肥,底肥要和土拌均匀,别让肥直接接触种子或根。翻完地、施完肥,把地整平,然后浇一次大水,等水稍微渗下去,再在地表喷施 “新高脂膜”,这东西能驱避地下的蛴螬、地老虎,还能隔离病毒,减少韭菜生病,同时保住土壤里的水分和肥料,不让养分流失。
二、种子 “喂好” 再下种,出苗齐、苗儿壮
拌种、催芽这两步做好,出苗率能提高 30%,苗还壮。先选优质抗病品种,然后用 “新高脂膜” 拌种,就是取适量新高脂膜,加少量水调成糊状,把种子倒进去拌匀,拌种能让种子呼吸更顺畅,发芽率更高,还能防地下虫咬种子。拌好的种子先催芽,找个干净的湿纱布,把种子包起来,放进苗床,每天早晚用温水冲一下种子,保持纱布湿润,大概 5-7 天,种子就会露白,这时候就能播种了。把醒好芽的种子,混上 2-3 倍的细沙子,然后撒在提前整好的沟畦里,撒完种子,再盖一层 1 厘米厚的细土,最后盖一层塑料膜或稻草,等 70% 的幼苗出土,就把覆盖物撤掉,让苗见光长壮。
三、到 “火候” 再移栽,苗儿缓得快、不生病
韭菜不是长出苗就能移栽,得等苗长到 “合适大小”,不然移栽后容易死苗。定植的关键是 “抓时机、保水分”。看苗情定时间:韭菜苗期大概 120 天,等幼苗长到 7-9 片叶、株高 18-20 厘米,根系长得白又壮时,就是最佳定植期,这时候苗的抵抗力强,移栽后容易活。移栽前一天,先给苗床浇次水,拔苗时尽量带土坨,别把根弄断;移栽到定植沟里,栽完后浇一次 “定根水”。最后在苗的地表喷施新高脂膜,这一步能防止地上水分蒸发,减少苗的 “缓苗时间”,让韭菜更快适应新环境,不容易蔫。
四、别旱别涝,养根为主不贪割
韭菜生长期要 “水足、肥够,但不瞎喂”,尤其是定植后,重点是 “养根”,根壮了后期才能多收割。韭菜喜欢湿润,但怕涝,生长期只要土表干了就浇一次小水;雨季要及时挖沟排水,要是地里积水超过半天,根就容易烂,叶子会发黄。浇水后,等土壤半干时,及时中耕除草,防止杂草抢养分。定植前尽量不收割韭菜,这时候收割会消耗根的养分,影响后期长势,要让叶子多进行光合作用,给根 “攒营养”;等定植后 2 个月,韭菜长到 30 厘米高时,第一次收割,收割后 3-5 天,再追一次肥,补充养分,让下一茬长得壮。
其实种韭菜真不难,只要把 “选地、拌种、定植、水肥、养根” 这 5 步做细,就能种出叶肥茎壮、鲜嫩可口的韭菜,割了一茬又一茬,自家吃不完,装成小捆拿到集市卖,一斤能卖 3-5 块钱,比种其他菜划算多了!赶紧试试这些方法,今年就能收获优质韭菜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