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6日农产品行情:批发指数微降,畜禽蔬果水产涨跌分化!

据农业农村部 11 月 6 日监测,“农产品批发价格 200 指数” 报 124.92 点,较前一日微降 0.05 点;“菜篮子” 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126.89 点,同步下降 0.06 点。两个核心指数的小幅回落,印证当前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整体宽松,未出现阶段性紧缺压力,这与 10 月底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晴好天气利于生产运输密切相关。​

一、细分市场涨跌分化,这些品类最受关注​

1.畜禽市场:鸡蛋领跌,白条鸡逆势上涨​

猪肉:均价 18.06 元 / 公斤,日降 0.7%。结合厦门市场监测数据,当前生猪供应虽阶段性偏紧,但终端消费回暖力度有限,预计短期仍呈弱势震荡。​

蛋禽:鸡蛋价格 7.17 元 / 公斤大跌 2.3%,主因蛋鸡产蛋率随气温下降稳步提升,市场供应充足而消费需求尚未集中释放;白条鸡则以 1.1% 的涨幅逆势上行,或与闽南等地霜降后传统饮食需求回暖有关。​

牛羊肉:价格均微降 0.1%,保持高位平稳,供应端产能稳定是主要支撑。​

2.蔬果市场:水果领跌,叶菜逆势走强​

蔬菜:28 种重点监测蔬菜均价 5.74 元 / 公斤,日降 0.5%。但结构分化明显:韭菜(+1.2%)、西红柿(+0.9%)等耐寒品种因北方产区上市量暂未放量涨价,而平菇(-3.1%)等菌菇类受储存周期短、供应集中影响价格承压。​

水果:6 种重点水果均价 6.94 元 / 公斤,大跌 3.1%。菠萝(-4.1%)、鸭梨(-3.9%)等应季品种集中上市,叠加运输成本回落,成为拉低指数的主力。这与去年同期部分水果因极端天气减产涨价形成鲜明对比。​

3.水产市场:普遍遇冷,大黄花鱼独涨​

监测的 4 种主流水产价格全线下行,大带鱼(-1.2%)、白鲢鱼(-0.9%)跌幅居前,主因养殖类水产补充上市充足,且海捕量随天气转好逐步恢复。唯独大黄花鱼逆势大涨 2.2%,除其富含硒元素等营养优势带动需求外,不排除部分产区短期供应波动的影响。​

二、价格波动背后:供需与季节因素主导​

供应端:北方果蔬主产区进入集中上市期,南方冬菜开始补位,蔬果整体供应能力提升;蛋鸡、生猪等畜禽产能处于合理区间,未出现明显供需失衡。​

季节因素:11 月初气温适宜,延长了农产品保鲜周期,降低产后损耗成本,间接平抑了价格;同时腌腊等季节性消费尚未大规模启动,终端需求仍处蓄力阶段。​

短期变量:极端天气影响减弱,9-10 月北方多雨导致的蔬菜生产延误已逐步缓解,市场供应韧性显现。​

三、消费与经营建议:把握阶段性机会​

消费者:近期菠萝、鸭梨、西瓜等水果性价比凸显,可趁低价适量储备;鸡蛋价格进入下行通道,适合日常采购。​

经营者:关注白条鸡、西红柿等涨价品类的补货节奏,同时警惕水果市场因集中上市可能引发的进一步降价风险;水产领域可重点跟踪大黄花鱼等特色品种的产地供应变化。​

四、后市展望:指数或维持窄幅震荡​

当前农产品市场正处于 “供应放量 + 需求蓄力” 的过渡阶段,短期内 “农产品批发价格 200 指数” 大概率在 124-126 点区间波动。随着 11 月中下旬腌腊需求启动、北方寒潮来袭,猪肉、耐储蔬菜价格或迎来阶段性回升,但整体涨幅将受充足供应制约,难以出现大幅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