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后期管理:做好这 6 步,果子又红又甜耐储存
- 种植技术
- 9天前
- 16热度
要让苹果实现 “颜值高、口感甜、耐储存”,后期管理是关键。这一阶段苹果主要积累糖分、长出色泽,还得抵御病虫害和不好的天气,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影响品质,下面结合北方苹果主产区(像山东、陕西、河北)的实际种植经验,整理出一套实用的后期管理方案,让果农朋友一看就懂、一用就会。
一、给苹果 “晒足太阳”,着色更均匀
苹果的红色来自 “花青素”,它的形成必须靠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温差。后期光照管理的核心是 “让每个果子都见到光”,具体要做 3 件事:
摘叶分两次:第一次在 “转色初期”,先摘果子周围的 “遮光叶”—— 比如紧紧贴住果实的老叶、黄叶,还有挡住果子的直立新梢叶,每个果子保留 5-8 片健康的功能叶;第二次在 “着色关键期”(摘袋后 3-5 天),再疏掉少量挡住果面的叶片,但要注意不能摘光,避免阳光直接晒到果面造成 “日灼”。
摘叶之后,对贴在枝上、贴在叶上或者只有一面着色的果子进行 “转果”:选晴天下午(避开正午的高温),用手轻轻托住果子底部,把没着色的一面转到向阳的地方,转果的角度以 90°-180° 合适,转完后能用软布条轻轻固定在树枝上。注意转果时要轻,别碰掉果子或擦破果皮。
铺反光膜:对于树冠下部、树内部的果子,在转色期往树盘下铺 “银灰色反光膜”:先清理地面的杂草和碎石,把反光膜展开铺在树冠投影的范围内,边缘用土压实,膜和膜之间要贴紧。这样一来,地面反射的阳光能照到树内部的果子,让整棵树的果子着色更均匀,着色率能提高 20%-30%。
二、控氮增磷钾,糖分攒得足
后期苹果不需要太多氮肥,主要补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,帮果子 “攒糖、增硬、防病害”:
地下施肥要少而精,别贪多:要是树势弱、果子小,可在着色前 10-15 天,每亩施 “硫酸钾型复合肥”,或者直接施 “纯硫酸钾”,用 “穴施” 或 “沟施” 的方法,施完后浇水。树势壮、果子大小合适的树,可少施或不施地下肥,主要靠叶面补肥。
叶面喷肥:从转色初期开始,每隔 7-10 天喷一次叶面肥,连喷 2-3 次,喷 0.3%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,再搭配 0.2% 的硼砂溶液,预防裂果;要是往年有苦痘病,可加喷 0.5% 的氯化钙溶液,但要注意氯化钙不能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,可分开喷;喷肥时间选阴天或晴天傍晚,避开正午高温,不然肥料蒸发快,还可能灼伤叶片。
采收前 “停肥控水”:采收前 20-30 天,停止所有肥料,同时控制浇水;要是遇到雨天,及时挖沟排水,水分太多会稀释糖分,还可能导致裂果,这一步能让果子 “浓缩糖分”,糖度能提高 1-2 个百分点。
三、防旱防涝防裂果
苹果后期对水分很 “敏感”:缺水会让果子小、果皮皱;水分太多会让果子糖度低、容易裂果,还可能引发烂根。管理要点是 “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”:
干旱时 “少量多次” 补水:要是连续 10 天以上没下雨,土壤表面发白、用手捏成团容易散,就需要浇水。用 “滴灌” 或 “穴灌” 的方法,每次浇水量以 “湿透土层 20 厘米” 为宜,避免大水漫灌;雨天时 “快速排水散湿” 防积水,提前在果园四周和行间挖 “排水沟”,雨天及时清理沟里的杂草和淤泥,确保雨水能快速排出去。雨后要是树盘有积水,要及时扒开土壤散湿,避免根系长时间泡在水里 “缺氧烂根”。
容易裂果的品种要重点 “保持湿度稳定”:像红富士、嘎啦等容易裂果的品种,除了控制浇水量,还可在转色期喷 “防裂剂”,或者在树盘覆盖 5-10 厘米厚的秸秆,这样既能减少水分蒸发,又能避免雨后土壤湿度突然升高或降低,降低裂果率。
四、防好病虫害,不影响品质还能延长储存
后期苹果常见的病虫害有 “炭疽病、轮纹病、红蜘蛛、蚜虫”,这些不仅会让果子长 “病斑”,还会让储存期的果子烂掉。防控要坚持 “绿色优先,安全间隔”:
病害防治:重点防 “果面病斑”
炭疽病(果子上长褐色圆形斑点,慢慢扩大)、轮纹病(果子上长褐色凸起斑点):在摘袋前 3-5 天,喷一次 “70%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” 或 “43% 戊唑醇悬浮剂 2000 倍液”,预防摘袋后果实感染;摘袋后要是发现病果,及时摘掉带出果园埋深,避免扩散。
斑点落叶病(叶片长褐色斑点,早早脱落):喷 “10%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”,保护功能叶,避免叶片早落影响养分积累。
虫害防治:不伤害果面
红蜘蛛(吸食叶片汁液,导致叶片发黄脱落):要是叶子上虫子多,喷 “24% 螺螨酯悬浮剂 3000 倍液”;
蚜虫、食心虫(食心虫会蛀进果子内部):用 “25%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” 喷雾,重点喷果子周围和枝条缝隙。
苹果后期管理就像 “给果子做最后一次‘美容’和‘营养补充’”,不用复杂技术,但需要细心和耐心,把光照、养分、水分这些细节做到位,果子自然会又红又甜,耐储存,能卖出好价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