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棚种蔬菜不难!掌握这 3项核心技术,新手也能种出好收成~

大棚就像给蔬菜搭了个 “专属小气候房”,不管外面刮风下雨、严寒酷暑,里面都能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。但想种出高产优质的蔬菜,光有大棚还不够,得把技术要点落到实处。这 5 项核心技术,是大棚种菜成功的关键。​

一、大棚类型要选对

不同地区、不同蔬菜,适合的大棚类型不一样,选对了能省不少事。春秋棚用塑料膜搭建,没有加温设备,适合春提早、秋延后种植。而且其造价低,一亩几千块就能搭起来,适合新手尝试。​日光温室,北面有土墙或保温板,能吸收阳光升温,冬天不用烧煤也能保持 10℃以上。东北、西北种辣椒、茄子,冬天能正常生长,过年前后上市卖价高。缺点是造价高,但保温性好,适合长期种植。​连栋大棚,多个棚连在一起,空间大,能装自动化设备。规模化种植户种生菜、草莓常用,方便浇水、施肥机械化操作,省人力。

二、种植土壤需要养好

大棚土壤常年不见阳光,容易板结、生病,得提前 “调养”。前一茬收完后,把枯枝烂叶清干净,每亩撒 50 公斤生石灰,翻入土中,再浇透水,盖上塑料膜闷 7 天。高温能杀死土里的病菌和虫卵,减少病虫害。每亩埋 2000 公斤腐熟的羊粪、鸡粪,再掺 30 公斤复合肥(氮磷钾 1:1:1)。羊粪能让土壤疏松,鸡粪肥力足,复合肥补充微量元素,蔬菜根系能扎得深、长得壮。​同一种蔬菜别在一个棚里连续种,比如今年种番茄,明年改种黄瓜,后年种生菜。连作会让土壤缺素、病菌积累,轮作能让土壤 “休息”,产量能提高 20% 以上。​

三、种植管理讲 “细节”

播种移栽,别太密​。直播小粒种子(比如生菜、苋菜)拌点细沙撒匀,盖土别超过 1 厘米;大粒种子(比如黄瓜、南瓜)按株距挖穴,每穴放 2 粒,盖土 2 厘米。移栽小苗长到 4-5 片叶时移,选晴天下午移,带土坨不伤根。番茄株距 40 厘米,黄瓜行距 50 厘米,太密了不透光,容易生病。​浇水:“见干见湿”​。表面土下 2 厘米干了再浇水,苗期少浇,结果期多浇。黄瓜开花后,每 3-4 天浇一次;番茄坐果后,7 天浇一次,每次浇透但不积水。

大棚种植蔬菜,说难也难,说易也易。关键是把 “土、肥、水、温、光” 这几个字琢磨透,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调整管理方法。新手可以从简单的叶菜开始试种,积累经验后再种果菜,慢慢就能掌握窍门,种出产量高、品质好的蔬菜。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