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月 18 日全国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,鲜活市场涨跌分化

一、当日价格动态:指数微涨,品类分化明显

今日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,农产品批发价格 200 指数报 115.24,较上周五上涨 0.36 个点;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报 115.59,环比上涨 0.39 个点,延续温和回升态势。具体品类呈现 “肉菜稳中有升,水产水果涨跌互现” 的格局:

肉类市场:猪肉价格 20.20 元 / 公斤,环比上涨 0.7%,结束连续两周的回调趋势,主因开学季备货启动和养殖户压栏惜售。羊肉价格 60.17 元 / 公斤,涨幅 0.9%,新疆、内蒙古等主产区出栏量减少支撑价格;牛肉价格微跌 0.3% 至 64.87 元 / 公斤,终端餐饮需求尚未完全恢复。

蔬菜市场:28 种重点监测蔬菜均价 4.77 元 / 公斤,环比上涨 0.4%,其中西葫芦、菜花、莴笋、黄瓜、青椒领涨,涨幅 5.1%-3.0%。山东寿光批发市场数据显示,西葫芦批发价达 5.8 元 / 公斤,主因北方产区遭遇连续降雨,导致田间积水影响采收,市场流通量减少 30%。

水产品市场:淡水鱼表现稳健,鲤鱼、白鲢鱼分别上涨 0.4% 和 1.0%,但海水鱼价格承压,大带鱼暴跌 3.9% 至 39.40 元 / 公斤,福建、浙江等主产区进入伏季休渔解禁后的集中捕捞期,市场供应激增。

水果与禽蛋:6 种重点监测水果均价 6.92 元 / 公斤,微涨 0.1%,香蕉因南方产区集中上市,价格下跌 2.3%;鸡蛋价格持平于 7.59 元 / 公斤,学校开学备货尚未完全传导至终端市场。

二、重点品种深度解析

1. 蔬菜:区域性供应短缺推高价格

西葫芦、菜花:北方主产区(山东、河北)受 8 月中旬持续降雨影响,部分农田积水导致采收延迟,市场流通量减少约 40%。天津监测数据显示,西葫芦田头价环比上涨 56.57%,批发价突破 6 元 / 公斤。

黄瓜、青椒:辽宁、内蒙古等冷凉地区因夏季高温导致植株早衰,产量同比减少 15%,而南方产区受台风 “海葵” 外围影响,运输成本增加 10%。

菠菜、葱头:价格分别下跌 1.6% 和 2.0%,山东、河南等地露天菠菜进入换季期,新茬尚未大量上市,而葱头因 2024 年种植面积扩大,库存消化缓慢。

2. 水产品:季节性波动主导行情

大带鱼:浙江舟山渔场 8 月 1 日解禁后,日均捕捞量达 3000 吨,同比增加 25%,冷库库存从 7 月的 8 万吨攀升至 12 万吨,价格承压明显。

淡水鱼:河南、湖北等地受高温干旱影响,池塘养殖密度降低,鲤鱼、白鲢鱼供应偏紧,价格小幅上涨。

3. 肉类:政策托底与消费博弈

猪肉:尽管生猪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(4.2 亿头),但农业农村部启动的中央储备肉收储(本周计划投放 5 万吨)对市场形成心理支撑,价格企稳回升。

羊肉:内蒙古、甘肃等地受 8 月上旬冰雹灾害影响,部分草场受损,牧民提前出栏比例下降,市场流通量减少 10%。

三、短期行情展望(8 月 19 日 - 8 月 31 日)

1. 上行驱动因素

开学季备货: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,团膳采购量预计增加 20%,猪肉、鸡蛋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。

天气扰动:广东、广西等地预计 8 月下旬出现强降水,可能影响叶菜运输,局部地区蔬菜价格或再涨 2%-3%。

政策支撑:农业农村部近期可能启动第二批中央储备肉收储,规模或达 10 万吨,对猪肉价格形成托底。

2. 下行风险提示

水产品供应过剩:大带鱼、黄花鱼等海水鱼捕捞旺季持续至 9 月中旬,价格或再跌 5%-8%。

水果集中上市:山东苹果、河北梨等早熟品种即将上市,预计拉低整体水果均价 1%-2%。。

8 月中旬的农产品市场呈现 “结构性上涨与区域性分化” 特征,蔬菜、羊肉等品种受天气和供应影响表现强势,而水产品、香蕉等因季节性因素承压。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政策动向,灵活调整采购与销售策略。随着中秋、国庆双节临近,预计 8 月底至 9 月初将迎来农产品消费旺季,价格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