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雏鸭谨防哪3种病?怎么治疗?

刚孵出来的小鸭子,浑身毛茸茸的多可爱啊,可身子骨特别娇弱!尤其是鸭瘟、鸭病毒性肝炎、鸭浆膜炎这三种病,一旦沾上,不光耽误小鸭子长个儿,严重的时候能让整群小鸭子都没了,不少养鸭的朋友都在这上面吃过亏。今天就把这三种病的 “咋看出来”“咋提前防”“得了咋治” 跟大家说清楚,帮你护住家里小鸭子的健康!

一、先了解这三种病的症状

1. 鸭瘟:鸭瘟是急性传染病,雏鸭感染后发展快,病鸭体温会突然升高,体温能到 42℃以上,然后食欲下降,采食量降低。呼吸时会发出嘶哑的 “咕噜” 声,不像健康雏鸭那样呼吸轻快。

2. 鸭病毒性肝炎:前一天还好好的雏鸭,第二天突然倒地死亡,尤其是清晨喂料时,容易发现死鸭。快死的雏鸭会出现抽搐,最典型的是脖子往后仰,身体像弓一样弯着,腿还会蹬来蹬去,这个动作是鸭病毒性肝炎的标志性症状。

3. 鸭浆膜炎:病鸭精神沉郁,眼睛半睁半闭,反应迟钝,喊它、逗它都没反应;羽毛乱糟糟的,不像健康雏鸭那样光滑整齐,翅膀还会往下垂,没力气展开。最明显的是 病鸭的头会往一边歪,走路时会转圈,像喝醉了一样;有的站不稳,一瘸一拐,甚至直接倒地起不来,只能趴在地上。

二、三种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,直接照做​

1. 鸭瘟:无特效药,预防是关键​,预防做好 2 件事:​

管好 “环境”:每天清理雏鸭舍的粪便和剩料,别让污物堆积;每周用含氯消毒剂,比如 84 消毒液,按说明书稀释消毒 1 次,食槽、水槽每次用完都要刷干净,避免病毒滋生;​

及时 “打疫苗”:雏鸭在 20-30 日龄时,要接种鸭瘟弱毒疫苗,具体剂量按疫苗说明书来,不同厂家可能有差异,接种后能大大降低感染概率;如果是疫区,疫苗接种时间可以提前到 10-15 日龄。​

注意:既然没特效药,就重点帮雏鸭 “扛过去”:给病鸭喂或饮含有电解质和维生素的水,补充水分和营养,维持身体平衡;同时把病鸭隔离起来,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雏鸭,没发病的雏鸭可以紧急接种疫苗,减少感染风险。​

2. 鸭病毒性肝炎:靠 “免疫” 防,用 “高免血清” 治​,预防分 “2 条路”:​

给 “种鸭” 打疫苗:在种鸭产蛋前,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,种鸭产生抗体后,雏鸭喝母乳时能获得 “被动免疫”(也就是通过母乳获得抗体),出生后 1-2 周内基本不会感染;​

给 “雏鸭” 做防护:如果种鸭没接种疫苗,雏鸭出生后 3-5 日龄,就要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(兽医站或正规厂家能买到),按每只雏鸭 0.5-1 毫升的量皮下注射,能直接给雏鸭提供抗体,预防感染。​

治疗用 “高免制剂”:​一旦发现雏鸭出现 “角弓反张” 的症状,马上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注射治疗,1-2 周龄的雏鸭每只注射 1-2 毫升,每天 1 次,连打 2 天;同时搭配电解质和维生素饮水,帮雏鸭恢复体力,大部分早期感染的雏鸭能救回来。​

3. 鸭浆膜炎:防在 “消毒”,治在 “选对抗生素”,预防抓好 “2 个点”:​

保持 “干净通风”:雏鸭舍要勤通风,避免潮湿(湿度保持在 60%-70% 最好),因为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;每天清理粪便,食槽、水槽用开水烫洗消毒,每周用过氧乙酸或戊二醛消毒剂对鸭舍整体消毒 1 次;​

控制 “养殖密度”:雏鸭别养太密,1 周龄内每平方米养 20-25 只,2-3 周龄每平方米养 15-20 只,密度太大容易打架、应激,细菌也容易传播。​

治疗选 “敏感抗生素”:​确诊后要及时用对细菌有效的抗生素,常用的有头孢曲松钠、恩诺沙星,这两种对鸭浆膜炎的致病菌效果较好,同时别忘了给病鸭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,增强抵抗力,避免越治越弱。​

总结一下:小鸭子虽说娇弱,但只要摸透这三种病的性子,提前做好预防、真得了就赶紧治,就能让小鸭子健健康康长大。要是你自己拿不准到底啥病,可别瞎用药,抓紧联系当地的兽医来确诊,别耽误了最好的治病时候,平白亏了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