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西葫芦,做好 “四防” 不踩坑!结瓜多、病害少,产量翻番~
- 种植技术
- 3小时前
- 3热度
种西葫芦的农户常遇到烦心事,要么藤蔓疯长不结瓜,要么刚坐的小瓜就掉,还容易得病毒病,出现这些问题,多半是没做好 “关键防护”。其实只要盯紧 “防氮多钾少、防高温干旱、防落花落果、防结果太多” 这四点,西葫芦就能稳长稳结,轻松拿高产。今天就把这 “四防” 的实用招儿说透,照着做准没错!
一、防 “氮多钾少”,高钾肥才促结瓜
西葫芦跟人一样,“吃” 得不对就会 “闹脾气”。定植后到结瓜前,每亩追施高钾复合肥20-25 公斤,别用纯氮肥;结瓜盛期,每 10-15 天追一次肥,每次每亩 15-20 公斤高钾复合肥,还能结合浇水冲施点钾肥,让瓜条长得直、长得壮。注意氮肥多了 “长藤不长瓜”,钾肥够了 “瓜多瓜又大”,千万别搞反了。
二、20-24℃最舒服,缺水高温易生病
西葫芦 “怕热又怕干”,春季棚里温度一超 25℃,再加上缺水,麻烦就来了。高温干旱会让西葫芦叶子发蔫,还容易诱发病毒病,温度太高还会让藤蔓徒长,刚开的雌花容易 “化瓜”。要及时应对,早上棚温到 20℃就拉开风口,下午温度降到 20℃再关,保证空气流通,别让棚里像 “蒸笼”。看到土壤表面发白、西葫芦叶子有点打蔫,就赶紧浇水,最好用滴灌,浇水后等土壤半干,及时中耕松土,让根部透气。白天棚温控制在 20-24℃,夜间 12-14℃,要是中午温度超 25℃,可以在棚顶盖遮阳网,避免高温伤苗。
三、人工授粉 + 生长素,坐果率能提 80%
西葫芦常 “开花不结果”,要么雌花没授粉,要么花期遇高温,小瓜很容易掉。想提高坐果率,每天早上 6-8 点,摘下一朵雄花,把花瓣掰掉,露出中间的雄蕊,然后往雌花的柱头上轻轻涂抹几下,每朵雄花能给 3-4 朵雌花授粉。授粉要轻,别把雌花柱头碰断,不然反而结不了瓜。要是没时间人工授粉,可用生长素帮忙,用 2,4-D 液,每升水加 20-25 毫克,用小刷子蘸着涂在雌花的花柄上。
四、2 叶 1 瓜最合理,打老叶能促高产
不少农户觉得 “结的瓜越多越好”,其实西葫芦藤的 “力气有限”,瓜太多会把藤 “累垮”,小瓜长不大,还会导致后期藤弱、病害多,反而减产。正确的做法是 “合理疏果 + 及时打老叶”。结瓜盛期,一般每 2 片健康的叶子留 1 个瓜,比如一株藤有 10 片叶,就留 4-5 个瓜,把多余的小瓜、畸形瓜、病瓜剪掉。这样藤能把营养集中供给留着的瓜,瓜长得大、品质好。结瓜后期,底部的老叶、病叶会发黄枯萎,这些叶子不仅消耗营养,还挡光挡风,容易滋生病菌。要把底部离地面 10 厘米以上的老叶、病叶剪掉,每株留 5-6 片健康的新叶就行。
想要种好西葫芦,核心就是 “顺着它的脾气来”,别乱喂氮肥、控好温湿度、帮它授粉、别让瓜太多。种植户朋友们把这 “四防” 做好,西葫芦就能藤壮、瓜多、病害少,到采收时一筐筐摘不完,产量和收益都能上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