猕猴桃施肥看生长期!4 个关键阶段补对肥,果子大甜不裂果~
- 种植技术
- 7天前
- 14热度
种猕猴桃的朋友常问:“为啥同样施肥,别家的果子又大又甜,我家的要么挂果少,要么容易裂果?” 其实关键在 “按需施肥”,因为猕猴桃每个生长阶段的需求不同,找对规律、用对方法,才能让养分精准 “喂” 到点子上。今天就把猕猴桃 4 个关键生长期的施肥技巧说透,新手也能照着做。
一、促长关键期,氮锌不能缺

每年春天猕猴桃刚冒芽、准备坐果的时候,是它 “长身体” 的关键阶段:新梢要抽生,花芽要发育,这时候最需要 “能量补给”。从需肥规律来看,这个阶段对氮、钾、锌的吸收特别旺盛,尤其是叶片里的氮和锌,积累量能占到全年的 80% 以上,要是氮不够,新梢长得细弱;锌不足,叶子容易发黄、花芽质量差,后续坐果率会大打折扣。
施肥妙招:重点补速效氮肥,搭配少量磷肥,帮新梢和花芽 “发力”。一般每棵树撒施 0.2-0.3 公斤尿素,或者选高氮型复混肥,均匀撒在树冠投影范围内,然后浅翻入土、浇透水。如果往年猕猴桃叶子有 “小叶病”,说明土壤缺锌。可以用两种方式补:一是把硫酸锌调成糊状,涂抹在一年生枝条上;二是叶面喷施 0.2% 的硫酸锌溶液,连喷 2 次,间隔 5 天,吸收更快。
二、光合黄金期,微肥 + 有机营养要跟上
等新梢进入快速生长期,猕猴桃的 “光合作用工厂”, 叶片就成了主角。这时候叶片要长得厚实、有光泽,才能高效制造养分,供给树体和刚坐住的小果子。此时光靠土壤施肥不够,还得补有机营养和锌、硼等微量元素,不然叶片光合效率低,养分积累少,后续果子难长大。
施肥妙招:主打 “叶面喷施”,方便又高效。选平衡型水溶肥或者氨基酸叶面肥,按照说明书稀释后,用喷雾器喷在叶片正反面,因为叶子背面的气孔多,吸收更好。建议 7-10 天喷 1 次,连喷 2-3 次,选晴天上午 9 点前或傍晚喷,避免正午高温烧叶。
三、果实膨大期,高钾 + 补钙防裂果
7-8 月是猕猴桃果子 “猛长” 的阶段,也是全年需肥量最大的时候,此时对氮、磷、钾的吸收量,分别占全年的 53.1%、55.4% 和 52.8%,尤其是钾元素,直接关系到果子的甜度和大小;同时,钙元素不足会导致果子表皮薄,容易裂果,这一步可千万别忽视。
施肥妙招:重点补高钾复混肥,盛果园每棵施 1.7-2.5 公斤,幼果园减半。施肥时在树冠外围挖 10-15 厘米深的环形沟,把肥料撒进去埋好,浇一次透水,让养分快速渗透到根系。搭配喷施流体钙肥和氨基酸混合液,按照说明书比例稀释后,10-15 天喷 1 次,连喷 2-3 次。这样既能给果子补钙,增强果皮韧性,又能补充有机营养,让果子长得更均匀、口感更好。
四、采果后至落叶前,有机肥是核心
很多朋友以为采完果就不用管了,其实 此时正值根系第三次生长高峰,树体要储存养分,为明年萌芽、开花打基础。这个阶段施肥量要占全年的 30%,重点补有机肥,恢复树势、改良土壤。
施肥妙招:每棵树施腐熟的羊粪、牛粪或堆肥 20-30 公斤,有机肥能改善土壤透气性,让根系长得更壮。再混施少量尿素和硫酸二铵,补充氮和磷,避免树体因结果消耗过大而 “虚弱”。施肥方式和膨大期一样,挖环形沟埋施,施完后浇一次 “封冻水”,帮助根系安全越冬。
施肥没有 “一刀切” 的标准,大家要根据自家果园的土壤情况、树龄、挂果量灵活调整。如果不确定树体缺啥肥,也可以观察叶片:叶色浅黄可能缺氮,叶尖干枯可能缺钾,叶片有斑点可能缺微量元素,及时补肥就能少走弯路。跟着生长阶段按需施肥,来年你的猕猴桃准能挂满枝、甜到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