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”拧芯”别慌!罪魁是蓟马,农业措施+好药两步治,稳保收成

最近不少种玉米的乡亲们说:地里的玉米苗出毛病了,心叶卷得跟 “牛尾巴” 似的,茎秆之间的节儿还变短,摸着手硬邦邦的 ,这就是咱们常说的 “玉米拧芯”。要是不管不顾,玉米的心叶就展不开,没法好好进行光合作用,到后面收玉米的时候还可能少收。其实这 “拧芯” 不是无缘无故的,背后藏着个 “小祸害”,就是玉米蓟马。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,咋认这虫子、咋防它,帮玉米苗重新长得直挺挺的。

一、玉米 “拧芯”?罪魁祸首是蓟马!​

蓟马是玉米苗期的 “老对手”,个头比芝麻还小,平时躲在玉米心叶里不出来,专门用针一样的口器刺吸嫩叶汁液,把玉米的生长点给破坏了。​被蓟马祸害的玉米苗,先会出现叶片发黄失绿,像缺了肥似的,随着玉米长大,心叶没法正常展开,慢慢卷成 “鞭状”,越缠越紧,拖到后期,受损的芯叶还会腐烂,严重时整株玉米都长不起来,轻则减产,重则绝收。​更麻烦的是,蓟马躲在卷起来的心叶里,平时很难发现,等看到 “拧芯” 时,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期,虫害早就扩散开了。​

二、蓟马为啥爱找玉米麻烦?这 3 个因素是关键​

天气越旱,蓟马越凶:蓟马最怕下雨,干旱的时候特别容易爆发。因为雨水会冲掉一部分蓟马,还能抑制它繁殖;而天旱时,蓟马繁殖快,又没雨水 “捣乱”,就会扎堆祸害玉米。​

田间环境影响大:在麦套玉米田里,沟边、路边、渠边这些通风干燥的地方,蓟马比麦垄里多,因为麦垄里郁蔽潮湿,蓟马待着不舒服。另外,地里杂草多的话,蓟马会先在杂草上 “安家”,再转移到玉米苗上,所以杂草多的田块,玉米 “拧芯” 更严重。​

杂草是 “帮凶”:蓟马的中间寄主就是杂草,路边、地头的杂草不清理,就成了蓟马的 “储备基地”,虫量越积越多,玉米苗自然受害重。​

三、“拧芯” 别慌!农业 + 药剂,两步搞定防治​​

第一步:农业措施先跟上,关键要做到这 5 点:​

清杂草,断虫路:及时把田间、地头的杂草拔干净,尤其是蓟马喜欢待的狗尾草、藜草,这样能减少蓟马的 “藏身地”,从源头减少虫量。​

拔虫苗,防扩散:间苗、定苗的时候,看到叶子发黄、有蓟马的玉米苗,要及时拔出来,带出田外烧掉或埋掉,别让苗里的蓟马跑到其他健康苗上。​

豁 “鞭叶”,救幼苗:已经出现 “拧芯” 的玉米苗,别等着它自己展开,找个锥子,从 “鞭状” 心叶的基部轻轻扎进去,从中间豁开一道小口,让心叶能正常舒展开,恢复光合作用。​

勤浇水,促生长:天旱的时候及时灌水,再追点肥,让玉米苗长得快、长得壮。玉米苗长势好,自身抵抗力强,还能创造潮湿的田间环境,让蓟马待不住。​

挂蓝板,诱成虫:蓟马特别喜欢蓝色,在田里挂几块蓝色粘虫板(高度和玉米苗差不多),能把成虫粘住,减少产卵量,辅助控虫。​

第二步:药剂防治选对药,抓准时间效果好​

要是蓟马虫量多,光靠农业措施不够,得及时打药,但要注意近几年蓟马对吡虫啉、啶虫脒这些常规药已经有了抗性,打了也没效果,白花钱。​

经过试验,这几种药对蓟马效果好,抗性还小:噻虫嗪、烯啶虫胺、吡蚜酮、乙基多杀菌素,不仅能治蓟马,还能顺便防住灰飞虱、蚜虫,一举两得。​

打药时间也有讲究:蓟马昼伏夜出,白天躲在心叶里不出来,所以尽量在早晨或傍晚打药,让药液能喷到心叶里,接触到蓟马。喷药时重点对准玉米心叶,把药液喷匀喷透,别漏了叶背和茎基部。​

玉米 “拧芯” 看着挺吓人,其实只要找对根儿,早点防、早点治,用对田里的管理办法和药,就能让玉米苗重新长得壮实实的。大伙儿平时多到地里转转,看见卷曲似的叶子就赶紧处理,别等虫子扩散开了再忙活,这样才能保住玉米的长势,最后也能多收点玉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