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豆角想早上市、多结荚?育苗到防病的全套实操法,一看就懂!
- 种植技术
- 21小时前
- 10热度
咱种豆角,以前都习惯直播,可这几年大棚里试了育苗移栽,才发现好处太多,苗又全又壮,还能早收十几天,产量比直播能多两三成!其实不管是大棚种还是露地种,只要把育苗、整地、管水这几步抓对,豆角就能结得挂满架。下面就把从育苗到防病的实在招儿全说透,一步都不绕弯。
一、想高产,先把 “壮苗” 育出来
先给种子 “消毒催芽”:挑饱满、没虫眼的,瘪籽、碎籽全筛掉,这样苗才齐。然后用 “高温烫种” 法消毒,既利于发芽,还能杀死种皮上的虫卵病菌。把选好的种子放盆里,倒 80~90℃的热水,快准狠 “烫” 一下,马上加冷水降温,最后让水温稳定在 25~30℃,泡 4~6 小时。泡好后捞出来晾一会儿,不用特意催芽,直接就能播,省事儿还高效。
育苗播种:育苗不用复杂的设备,家里的小塑料袋、纸筒,或者弄 5×5 厘米的营养土方块,都能育苗。每个容器里放 2~3 粒种子,播完浇透水,要浇到盆底漏水,然后放温暖的地方,注意别让温度太低,也别浇太勤,不然苗容易徒长。
育苗时间:苗龄控制在 20~25 天就行,苗长到 2~3 片真叶最适合移栽,太老了根容易受伤。按这个算,一般冬至前后就可以育苗了,刚好能赶上前茬蔬菜拔秧后移栽,不耽误茬口。
育苗为啥比直播好?直播的豆角容易 “疯长叶子不结荚”,育苗移栽能反过来,抑制叶子徒长,促进开花结荚。而且育苗时正好是短日照,能让豆角花芽分化早,结荚的位置也低,摘起来还方便,产量自然就高了。
二、整地施肥 ,土要松、肥要足
先深翻:移栽前先把地深翻一遍,至少 25 厘米深,把板结的土打碎,这样豆角根能扎得深,吸收养分更足。
施底肥:翻地的时候把底肥拌进去,每亩撒 5000~10000 公斤腐熟的土杂肥,再掺 50~75 公斤过磷酸钙、15~25 公斤钾肥。肥要撒匀,翻地时埋到土里,别露在表面。
3. 作畦移栽:整完地就作畦,畦宽 1.2~1.3 米,每个畦上栽 2 行豆角,穴距 20 厘米左右,每穴栽 2 株苗。算下来每亩能栽 5000~5500 墩,别太密,密了通风差,容易生病。
三、插架摘心打杈,别让蔓乱长
插架:等豆角开始甩蔓,蔓长到 30 厘米左右,赶紧插架 ,用竹竿插成 “人” 字形或直架,每棵苗旁边插一根,让蔓能顺着爬。插架要插稳,不然结满荚后容易被压垮。
摘心打杈: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劈掉,这些侧杈光长叶子,不结荚,留着浪费养分;掐掉蔓尖,让养分往侧枝上走,促侧枝结荚;侧枝结了荚之后,也把顶端掐掉,别让侧枝再长,养分全供到荚上。
四、水肥管理,别让豆角疯长
移栽到开花前:浇完定苗水和缓苗水后,就别老浇水了,改成中耕,既能保墒,又能让根往深扎,这叫 “蹲苗”。蹲苗的目的是不让叶子徒长,要是这时候浇水太多,叶子长得比蔓快,就没时间结荚了;等出现花蕾,可以浇一次小水,然后再中耕一次;初花期别浇水,一浇水容易落花。
2. 座荚后:第一花序的豆角坐住后,赶紧浇 “头水”,这次水要浇足。等中下部的豆角开始伸长,中上部又长出花序时,浇第二次水;之后进入结荚期,见土干了就浇水,别让土旱着,不然豆角会变细、变短;采收盛期,随水追一次肥,每亩冲 50 斤磷酸二铵,或者 22~25 公斤磷酸二氢钾,补充养分,让豆角结得更久。
五、病虫害防治,早发现早治
煤霉病:叶子上先长赤色小点点,慢慢变成褐色斑,湿度大时背面长灰黑色霉,严重了叶子会掉;
防治:平时别种太密,通风要好;发病初期喷 400 倍多菌灵液,或者 800 倍 40% 多硫悬浮剂,每亩喷 50~60 公斤药,7~10 天一次,连喷 2~3 次。
锈病:叶背先出淡黄色小点,后来变成锈褐色小脓疤,破了会散出红褐色粉末;
防治:发病初期喷 200 倍 50% 硫磺悬浮剂,或者 150 倍粉必清,喷的时候重点喷叶背。
白粉病:叶背先有黄褐色斑,扩大后变紫褐色,上面覆一层薄白粉;
防治:喷 500 倍 70% 甲托可湿性粉剂,或者 300 倍 50% 硫磺悬浮剂,别让白粉扩散。
想要种好豆角,要注意选种别贪便宜,挑抗病、高产的品种,种子好,苗才壮。按这个法子种,豆角苗壮、蔓不疯长,结的豆角又多又长,还能早上市卖好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