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红柿出现畸形果的原因?

种西红柿的朋友大概都有过这种头疼事,果子长着长着就变样了,有的扁扁的,有的尖个顶儿,还有的裂着口、里面空落落的,这就是咱们常说的畸形果。别小看这果子 “长歪”,它可不只是难看,对收益的影响真不小,卖相变差收购价格变低,其次口感、品质也跟着降,比如空洞果吃着发柴,裂果还容易烂。​其实畸形果不是偶然冒出来的,从西红柿刚长花芽,到后来结果膨大,环境、管理、品种这三方面没跟上,都可能让果子 “长歪”。那么,该如何防治呢?

一、为啥会结畸形果?

1.温度是个 “隐形杀手”。西红柿长花芽的时候,最适合的温度是白天 20-25℃,晚上 15-18℃。要是这时候遇上低温,花芽分化就慢,细胞分裂也跟着慢,容易长成多心室的花芽,后来就变成多棱果、扁圆果;要是遇上高温,花芽长得太快,没长完整就容易子房畸形,结果就是尖顶果、指形果。等果子开始膨大了,温度还是关键,持续高于 35℃,果皮长得没果肉快,就会裂;要是低温,果子膨大不起来,就成了小果、畸形果。​

2.光照不够也不行。西红柿本来就爱晒太阳,长花芽和结果的时候,每天得 8-10 小时光照才够,这样才能光合作用攒够糖和蛋白质。要是光照差,光合作用弱了,养分不够,花芽就长不好;结果的时候光照不够,果肉细胞没养分膨大,要么是空果,要么长得歪歪扭扭。​

3.水分忽多忽少也容易出问题。果子膨大时,土壤湿度最好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-8 成,稳定最重要。比如刚开始膨大的时候旱了,细胞长不动;后来突然浇大水,果肉一下子胀起来,果皮之前没长够,就会裂;要是一直浇水太多,果子纵向长得太快,就会变成尖顶或者椭圆的畸形果。​

4.管理不到位:施肥乱了最常见,要么氮肥多了,要么磷钾少了,要么微量元素不够,使得西红柿出现畸形果问题。整枝打杈没做好也会出问题,要是侧枝长太长了才去,就会跟主枝抢养分,果子没养分就长歪;要是打杈的时候伤了主枝,或者把叶子摘太多,光合作用的面积小了,养分不够,也会畸形。

5.品种问题,这个容易被忽视。不同品种抗畸形的能力不一样,是天生的,比如大果品种,果子大、心室多,稍微遇上点环境不好,就容易长歪;小果品种,结构简单,畸形率就低。还有些品种天生就爱裂果,或者容易多心室,就算管理再好,也会有畸形果。

二、怎么防畸形果?

选对品种是关键。得结合怎么种、当地气候、市场要什么来选。比如大棚里温度光照好控制,可以选优质大果品种,这些品种抗逆性强,不容易畸形;露地种的话,环境波动大,就得选耐折腾、适应广的,别选太娇气的。要是北方春天种,就选耐低温的,减少低温导致的多棱果;南方夏天种,就选耐高温、抗裂的。买种子的时候,多看看说明书,优先选标了 “抗裂”“抗畸形”“心室适中” 的,别买没牌子、来源不明的,免得品种本身有问题。​

然后是调环境,让西红柿长得 “舒服”。温度方面,长花芽的时候,大棚里晚上冷了就盖保温膜、开加热设备,别让温度低于 15℃;白天热了就通风、拉遮阳网,控制在 20-25℃。结果的时候,白天 25-28℃,晚上 15-20℃,别忽冷忽热。光照方面,大棚膜要常擦,别积灰,透光率得保持在 85% 以上;赶上连阴天,就开 LED 补光灯,每天补 3-4 小时。水分方面,最好用滴灌,果子膨大的时候,7-8 成,分多次少浇,间隔 5-7 天,别一下子浇太多;雨季及时排水,别积水。​

最后是精细管理,细节做到位。施肥要讲究 “基肥够、追肥巧、叶面肥补”。基肥每亩用腐熟的有机肥 3000-4000 公斤,再加三元复合肥50 公斤、过磷酸钙 30 公斤、硫酸钾 20 公斤,磷钾得给足;苗期追点尿素,让秧子长壮;开花结果的时候,追高钾复合肥,每亩 20 公斤,帮果子发育;果子膨大的时候,叶面喷点 0.3% 的磷酸二氢钾 + 0.1% 的氯化钙 + 0.05% 的硼肥,7-10 天一次,补钾钙硼,减少裂果空果。记住别多施氮肥,不然秧子疯长,果子没养分。​

整枝打杈要规范。大果品种就用单干整枝,小果品种可以双干整枝,等侧枝长到 5-10 厘米就去掉,别伤主枝和叶子;一穗只留 3-4 个健康的果子,畸形花、畸形果摘掉,别让它们抢养分。​

三、总结一下

其实说到底,防西红柿畸形果,核心就是 “别跟它的生长规律对着干”,选种的时候考虑先天条件,环境上让它长得稳,管理上抠细节,都是为了让花芽长得好、果子正常膨大。很多老乡以前总想着 “多结果就多赚钱”,其实不然,畸形果多了,不仅少赚钱,还坏了口碑,把畸形率控制在 10% 以下,才能又有产量又有品质。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