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物叶子发黄还不长?找准原因,3 步就能 “救回来”

家里种的菜、地里的庄稼,一旦叶子发黄、长得慢吞吞,新手往往手忙脚乱。其实叶子是作物的 “健康晴雨表”,发黄和停滞生长的背后,多半是 “吃的不对”“住得不舒服” 或 “生病了”。只要按这几步排查,多半能找到症结。​

第一步:先看是不是缺素和水肥

叶子整体发黄、长得矮,尤其是底部老叶先黄,是缺氮了,撒点尿素(每亩 5 公斤)或腐熟的人粪尿,浇完水一周就会转绿。​叶尖和边缘发黄焦枯,摸起来硬硬的,是缺钾,可以往根边埋点草木灰,叶子会慢慢恢复光泽。叶子发黄发蔫,盆土或地里泥巴黏糊糊的,是水浇多了。赶紧松松土,把盆栽搬到通风处,地栽的挖几条浅沟排水,让根部 “透透气”。​叶子从边缘开始发黄发脆,摸起来干巴巴的,是缺水了。别一次浇太多,先往叶子上喷水保湿,过半小时再慢慢浇透土壤,避免根系受刺激。​

第二步:检查温度是否适宜

花盆里的土硬得像石头,地里的土裂缝能塞下手指,就是板结了。抓一把腐熟的羊粪或蚯蚓粪混进去,再浇点淘米水(发酵过的),土壤会慢慢变疏松。如果叶子发黄还伴有焦边,浇水后水面漂着白碱,可能是土壤盐碱化。往土里拌点硫磺粉(每亩 10 公斤),或浇稀释的醋水(1 斤水加 10 滴醋),能中和碱性。​叶子发黄蜷曲,长得又细又高,是光照不够。叶子边缘焦黑、像被烫伤,是温度太高。给蔬菜搭个遮阳网,大田作物可以多浇点水降温,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管理。​

第三步:警惕 “病虫害偷袭”

叶子背面爬满小绿虫、小黑虫,叶面上有密密麻麻的小黄点,是被蚜虫、红蜘蛛盯上了。用烟丝泡水(10 根烟丝泡 1 斤水,泡 24 小时),过滤后喷在叶子背面,连喷 2 次就能赶走它们。叶子上有黄色圆斑,背面长白毛,是霜霉病。赶紧摘掉病叶,喷点波尔多液(药店能买到现成的),每隔 7 天一次。叶子从下往上黄,是根腐病。多半是浇水太多捂出来的,拔掉病株,在土里撒点生石灰消毒,换健康的苗重新种。​

不管种花还是种菜,新土都要拌点腐熟的鸡粪、羊粪,就像给作物 “备足粮食”,减少缺素问题。​同时,还要每周看看叶子背面、盆土干湿,发现黄叶及时摘掉,别等问题扩散了再重视,得不偿失。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