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胃肠炎的症状有哪些?如何防治?
- 养殖技术
- 1天前
- 9热度
老乡们养羊时,要是发现羊突然不爱吃草、老低头拱背,还一个劲拉稀,粪便是稀糊糊的,甚至带黏液、有臭味,就得警惕了,这很可能是得了 “胃肠炎”!羊得了这病,轻的掉膘、影响长肉,重的会脱水、站都站不稳,要是没及时处理,还可能丢了羊。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,羊胃肠炎咋识别、咋预防、咋治疗,让咱们遇到问题不慌神,下面瞅瞅去吧!
一、羊得了胃肠炎,会有哪些 “信号”?
1.腹泻:羊会频繁拉稀,一开始可能是稀粪,后来会变得更稀,像水一样,有的还混着黏液、血丝,甚至没消化的饲料渣,闻着有股酸臭味或恶臭味。这是胃肠道发炎,没法正常消化食物导致的。要是发现羊一天拉好几次,就得赶紧留意。
2.腹痛:羊不会说话,但腹痛时会有小动作。比如老低头拱背,围着圈转来转去,有的会用蹄子刨地,或者趴在地上不想动,偶尔还会抬头伸脖子,看着很不舒服。这些都是羊 “肚子疼” 的表现,别误以为是羊 “调皮”。
3.呕吐:有的羊会出现呕吐,吐出来的是没消化的草渣或黏液,一般在吃完东西后没多久发生。要是羊又吐又拉,说明胃肠炎可能有点严重了,得赶紧处理。
4.脱水:要是腹泻、呕吐持续一两天,羊会慢慢脱水。眼窝会凹陷下去,用手摸耳朵、鼻子会觉得干燥,走路时打晃、没力气,有的甚至站不起来。脱水对羊来说很危险,尤其是小羊,不及时补水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5.精神差:得了胃肠炎的羊,精神会特别萎靡,不爱抬头,也不跟其他羊一起活动。吃的草少了,自然会掉膘,要是成年羊,几天就能看出瘦了一圈,小羊则会停止生长。
二、怎么预防羊肠胃炎?
1.饲料、饮水要注意:饲料别喂霉变的。买的玉米、干草,先看颜色,发黄、发暗的别用;再闻味道,有霉味、酸味的直接扔。要是自己储存饲料,得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,别受潮。给羊喝的水必须干净,水槽里的水当天喝完,第二天换新的,水槽每天刷一次,别让水里飘着草渣、粪便,避免病菌混在水里被羊喝进去。
2.羊舍管理要做好:羊舍潮湿、闷热,最容易滋生病菌。这些病菌会通过羊的粪便、分泌物污染环境,导致羊得胃肠炎。咱们要每天清理羊舍里的粪便,把脏垫料换成干的;每周用消毒剂喷一次羊舍地面、栏杆,杀死环境里的病菌;天气好的时候,打开羊舍门窗通风,让空气流通起来,减少湿气。
3.定期给羊驱虫:很多寄生虫会钻进羊的胃肠道里,啃食肠壁、抢营养,导致胃肠道发炎、拉稀。咱们要定期给羊驱虫:成年羊每 2-3 个月驱一次,小羊在 1 个月、3 个月大时各驱一次。用兽用的广谱驱虫药,按说明书拌在饲料里喂,别漏喂、别过量。
4.及时接种疫苗:要是村里或周边养羊户常出现胃肠炎,咱们可以给羊接种 “羊胃肠炎疫苗”。一般在春季、秋季各接种一次,尤其是母羊,接种后能通过奶水给小羊传递抗体,减少小羊得胃肠炎的概率。接种时要找兽医操作,确保疫苗没过期、剂量准确。
5.饲料里加益生菌:平时可以在羊的饲料里加少量益生菌,比如兽用枯草芽孢杆菌、乳酸菌制剂。按产品说明的用量拌料,每天喂一次就行。益生菌能帮羊调节肠道里的 “好菌群”,抑制有害菌生长,让羊的肠胃更健康,就算偶尔吃了点不太干净的东西,也不容易得胃肠炎。
三、羊真得了胃肠炎,该怎么治?
1.先停食 12-24 小时:羊拉稀、呕吐时,胃肠道处于 “发炎状态”,继续喂饲料会加重负担,让炎症更厉害。这时候要停止喂食 12-24 小时,但注意别停水,让胃肠道休息一下。期间只给羊喝干净的温水,要是羊不主动喝,可以用瓢慢慢喂。
2.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停食期间,一定要给羊补水分和电解质,避免脱水。可以在温水里加少量食盐和葡萄糖,搅拌均匀后给羊喝,每天喂 3-4 次,每次小羊喝 100-200 毫升,成年羊喝 500-800 毫升。或者也可以买兽用口服补液盐,按说明书冲调,效果更专业,能快速补充羊流失的电解质。
3.用药物治疗:等羊精神稍微好转,不呕吐了,可以在兽医指导下用药物。要是有细菌感染,兽医会开抗生素,按羊的体重算用量,通过拌料或注射给药,别自己随便买抗生素用,容易导致耐药性。要是拉稀严重,兽医可能会给止泻药,帮羊减少腹泻次数,保护肠黏膜。
总结:老乡们记住,养羊就怕 “小毛病拖成大问题”。平时注意多留意羊的吃喝拉撒,发现不对劲及时处理,羊才能长得壮、少遭罪,咱们养羊也能更省心!要是在判断症状或用药时拿不准,多跟村里有经验的养羊户或兽医交流,准没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