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棚西红柿高产秘籍:管理到位 + 病害防住,结果一茬接一茬!
- 种植技术
- 15天前
- 15热度
大棚种西红柿,看似比露天省心,其实里面门道不少。温度没控好,果实长不大;湿度太高,病害找上门;枝条乱长,养分全浪费…… 想要西红柿挂满枝、品相好,管理和防病这两件事必须做扎实。今天就把大棚西红柿的管理技巧和病害防御方法讲清楚,新手也能照着做。
西红柿是 “喜温怕冷” 的作物,大棚里的温度、光照、水分就像它的 “三餐”,得按生长阶段来调配。苗期,白天保持 25-28℃,晚上 15-18℃,温度稍高能让幼苗长得壮。开花结果期,白天 28-30℃,晚上 13-15℃,这个温差能促进养分积累,让花开得齐、坐果多。结果膨大期,白天 25-28℃,晚上不低于 10℃,温度稳了,果子才能均匀膨大,着色好。另外,要注意晴天上午棚温升到 30℃时,及时拉开风口通风;下午降到 25℃关闭,留住热量;夜间寒流来临前,在棚膜上盖层保温被,能多保 5℃以上。
西红柿每天至少要 8 小时光照,光照不够,果实又小又酸。棚膜上的灰尘、水珠会挡光,每周擦一次,能增加 20% 的光照。连续阴天时,在棚里挂 LED 植物生长灯,每天补光 3-4 小时,别用白炽灯(温度太高易烧苗)。每亩种 3000-3500 株,行距保持 60-70 厘米,株距 30-40 厘米,枝条不打架,光照能透到底。
浇水:苗期 “见干见湿”(土表干了再浇),结果期 “小水勤浇”,每次浇半沟水,别漫过垄面,避免烂根。最好用滴灌,既能省水,又能控制湿度。苗期施氮肥(比如尿素),促茎叶生长,每亩 5-8 公斤就行,多了会疯长。开花后改施磷钾肥(比如磷酸二氢钾),每亩每次 10 公斤,10 天一次,果实膨大快、味道甜。结果期加喷叶面肥,用 0.3%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,7 天喷一次,叶子绿、果实亮。
枝条乱长会抢养分,必须 “狠心” 整理。只留主茎,把叶腋下长的侧枝全部掐掉,适合早熟品种,除了主茎,再留第一穗花下的一个强壮侧枝,其他侧枝剪掉,适合晚熟、结果多的品种,当主茎长到 5-6 穗果时,把顶端掐掉,让养分集中到果实上。打杈要在晴天上午做,伤口愈合快,不容易生病。
大棚里高温高湿,最容易爆发病害。晚疫病,叶子上先出暗绿色水渍状斑点,很快扩大成褐色大斑,背面长白霉;果实上有褐色硬斑,摸起来粗糙,严重时整个果子烂掉,所以发现病叶立刻摘除。灰霉病,花瓣先变黑腐烂,然后果实顶部发病,出现褐色软腐,上面长灰色霉层,一摸就掉灰。开花时用防灰霉的药(如腐霉利)喷花,从源头阻断。
大棚种西红柿,就像照顾 “娇气的孩子”,温度光照要合适,水肥多少要精准,病害苗头要早掐。按上面的方法做,枝叶不疯长,病害不缠身,每穗果都能长得圆滚滚、红彤彤,从初夏一直采到深秋,产量翻番不是难事!试试看,今年你的西红柿棚准能丰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