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树施肥烧根!灌水是救还是害?肥害后正确灌水,补救不跑偏
- 种植技术
- 9天前
- 13热度
不少果农朋友遇到过这样的糟心事儿,明明给果树施了肥,想让果子长得更大,结果没几天,果树叶子开始发黄、卷曲,甚至从边缘枯焦,扒开土一看,根系又黑又烂 , 这是典型的 “肥害”。着急之下,有人说 “赶紧灌水稀释肥料”,也有人说 “灌了水根烂得更快”,到底灌水能不能缓解肥害?该怎么灌才对?下面就把 “灌水救肥害” 的门道讲透,再教你怎么避免肥害,让果树少遭罪。
一、咋会引起肥害呢?
要判断灌水能不能救,得先知道肥害是怎么回事。肥料太浓 “腌” 坏根。比如一次性施太多化肥,或者把肥料直接撒在树根旁,土壤里的肥料浓度突然变高,根系里的水分会被 “吸” 到土壤里,根就像泡在浓盐水里,很快会脱水、发皱、变黑;生肥发酵 “烧” 坏根。施了没腐熟的有机肥,这些肥料在土里会慢慢发酵,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,直接把靠近的根系 “烫伤”;肥料离根太近 “碰” 坏根。施肥时沟挖得太浅、离树干太近,肥料直接接触到吸收养分的 “毛细根”,这些细根很脆弱,一碰到高浓度肥料就会受损,没法吸收水分和养分,叶子自然会枯。
二、肥害后到底能不能灌水?
轻度、中度肥害,及时灌水能缓解;重度肥害,灌水没用还可能加重。为啥灌水能缓解?土壤里肥料浓度太高,灌水能把多余的肥料溶解、稀释,让浓度降到根系能承受的范围,同时,水流能把一部分肥料冲到土壤深层,减少根系和浓肥的接触,给根 “喘口气” 的机会。但要注意如果是 “生肥发酵导致的肥害”,光灌水不够,得先把没腐熟的肥料挖出来,再灌水降温、冲掉有害气体,不然肥料还在发酵放热,灌再多水也会持续烧根。
三、肥害后正确灌水,救树不添乱
肥害后灌水不是 “随便浇”,要按 “先判断、再动手” 的步骤来。刚发现肥害,叶子轻微卷曲、没枯,用 “慢灌、小水” 的方式,比如滴灌、穴灌,别用大水漫灌。让水慢慢渗进土里,稀释肥料,灌完后隔 2 天再灌 1 次,连灌 2-3 次,基本能把土壤里的肥浓度降下来。施了浓化肥,要立即灌水,灌水时可以在水里加少量 “腐殖酸,腐殖酸能吸附一部分多余的肥料,减少伤害。肥害后遇干旱,这时候不仅要灌,还要比平时多灌 1 次,保持土壤湿润,但别积水。
四、灌完水还不够,还要做好后续管理
灌完水后,等土壤表面稍干,用锄头在树冠外围轻轻松土,深度 5-8 厘米,别伤到新根。松土能打破土壤板结,让空气进到土里,根系呼吸顺畅,恢复得更快。肥害后果树根系弱,不能再施化肥,不然会二次烧根。可以喷 “叶面肥”:用 0.3% 磷酸二氢钾 + 0.2% 尿素混合液,每隔 7 天喷 1 次,连喷 2-3 次,叶子背面也要喷到。叶面肥能直接被叶片吸收,给果树补充养分,让叶子尽快变绿。
剪坏枝,减少养分消耗。把肥害严重的枝条,比如叶子枯焦、枝条发皱的剪掉,只留健康的枝条和叶片。这样能减少果树的养分消耗,让养分集中供给根系和健康枝叶,帮助恢复长势。
五、提前避坑,别让肥害发生
“薄肥勤施” 别贪多:化肥每次少施一点,比如尿素每亩施 15-20 公斤,分 2-3 次施(间隔 15 天);有机肥一定要腐熟(比如羊粪堆 3 个月、鸡粪堆 2 个月,堆到发黑、没臭味),不然坚决不施。
“离根远点” 别太近:施肥要在 “树冠投影外围”(也就是树枝伸到的最远处下方),比如苹果树,在树干周围 1-1.5 米处挖沟施肥,沟深 30 厘米,别让肥料直接碰根。
“看天施肥” 别乱选:别在高温天(中午 30℃以上)或雨天施肥 , 高温天肥料挥发快,容易烧叶;雨天肥料会被冲走,还可能积水烧根,最好选阴天或傍晚施肥。
其实果树肥害大多是 “好心办坏事”,只要掌握对方法,不仅能及时补救,还能避免下次再犯。毕竟果树长得壮,来年才能结满果,这才是咱们施肥的最终目的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