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椒叶子长斑、卷叶又烂果?别瞎用药!4 个关键步骤,病害轻松控

种辣椒的农户常遇到这样的糟心事儿,辣椒叶子上长斑、卷叶、烂果,着急忙慌买药用,结果喷了好几次都不管用。要么是病没认准,用错了药;要么是等病严重了才动手,错过了最佳时机。其实辣椒病害防治有 “门道”,只要做好 “对症选药、早期下手、交替用药、加对助剂” 这 4 步,就能有效控住病情,保住辣椒收成,下面跟着小编去了解一下吧。

一、先辨清 “病因”,别瞎用药

生理性病害:叶子发黄、卷曲,但没霉层、没斑点、没脓点,多是缺肥、低温、浇水太多导致的,这时候别用杀菌剂!要补肥、调温、控水,对症调整管理就行。​

侵染性病害:叶子、茎秆、果实上有斑点、霉层、脓点,还会传染给健康株,这时候才用杀菌剂 / 抗病毒药,再按病菌类型细分:​

病毒病:叶子皱巴巴、有黄绿相间的 “花叶”,果实上有褐色小斑,比如辣椒花叶病毒病,选抗病毒药,比如盐酸吗啉胍、氨基寡糖素;​

细菌病:叶子上有透明小斑点,湿度大时斑点会流出 “脓水”,比如细菌性角斑病,选细菌性药剂,比如噻唑锌、氢氧化铜;​

高等真菌病:斑点上有黑色小颗粒或白色粉层,比如炭疽病的斑带轮纹 ,选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;​

低等真菌病:叶子背面有灰色霉层,茎基部烂斑发黏,比如疫病,选甲霜・锰锌、霜霉威盐酸盐。​

二、 早期用药效果翻番​

早疫病早期,叶子上刚出现 “褐色小斑点”,边缘有点发黄,这时候喷苯醚甲环唑,1 次就能控制住,不用等斑点连成片;​

病毒病早期:少数叶子刚开始 “轻微皱缩”,没出现明显花叶,这时候喷氨基寡糖素 + 磷酸二氢钾,既能抗病毒,又能帮辣椒恢复长势;​

细菌性角斑病早期:叶子上有 “针尖大的透明点”,还没流脓,喷噻唑锌,连喷 2 次(间隔 5 天),就能把细菌杀死。​

辣椒病害初期,病菌还没大量繁殖,这时候用药,药效能直接 “打透” 病灶,比后期 “大面积喷药” 省药还管用。平时多去田里转,尤其是雨后、高温后,重点看叶子背面、茎基部,早发现早下手。​

三、交替用药防抗药​

防治辣椒炭疽病:第一次用苯醚甲环唑,第二次用吡唑醚菌酯,第三次用肟菌・戊唑醇,每次间隔 7-10 天,这三种药成分不同,病菌不容易产生抗药性;​

防治细菌性角斑病:第一次用噻唑锌,第二次用氢氧化铜,别总用噻唑锌;​

防治病毒病:第一次用盐酸吗啉胍,第二次用氨基寡糖素,交替使用,效果更稳。​

四、喷药时 “加勺助剂”

橙皮精油:能让药液在叶子上 “摊得开”,不会聚成水珠流掉,还能帮药液渗进叶子表皮,比如喷叶背的霜霉病,加了橙皮精油,药能更好地粘在霉层上,杀死病菌;​

有机硅助剂:能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,让药液更快渗透进病灶,比如对付茎基部的疫病烂斑,加有机硅后,药能渗进烂斑内部,杀死深层病菌。​

用法也简单:按说明书用量加,比如每桶水(30 公斤)加 10-15 毫升橙皮精油,或 5 毫升有机硅,先把助剂和水搅匀,再加入农药搅拌均匀,然后喷药。注意别加多了,不然可能会灼伤叶子,按说明书来最安全。​

辣椒病害防治,别只盯着 “用药”,喷药时还要注意,叶子正反面都要喷到、茎基部和果实也别漏;喷药后 6 小时内下雨,要补喷一次;用药前先在小范围试喷,观察 1-2 天,没药害再全田喷。​只要做好 “辨病选药、早期用药、交替用药、加对助剂” 这 4 步,辣椒病害就能有效控制,叶子绿油油,果实挂满枝,收成自然有保障!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