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蛋大小为啥不一样?有4个关键因素,养殖户一看就懂!
- 行业资讯
- 9天前
- 19热度
不管是养殖户卖鸡蛋,还是老百姓买鸡蛋,都会发现,有的鸡蛋握在手里沉甸甸,有的却小巧玲珑。其实鸡蛋大小不是 “随机的”,背后藏着 5 个关键原因,从鸡的 “天生基因” 到后天的 “吃住行健康”,每一环都影响着鸡蛋大小。今天就把这些因素讲明白,帮养殖户精准把控,多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好鸡蛋!
一、啥品种的鸡,下啥大小的蛋
罗曼鸡是出了名的 “大蛋品种”,成年罗曼鸡下的蛋,平均重量能到 65-70 克,蛋壳还厚实;海兰鸡下的蛋就稍小一点,平均 55-60 克,虽然个头略小,但产蛋率高、蛋壳颜色均匀,也是很多养殖户的选择;还有像 “土杂鸡”,下的蛋多是 “小个头精品蛋”,重量多在 45-50 克,适合主打 “土鸡蛋” 的市场。所以想产大蛋,选品种时就别含糊,先明确市场需求,再选对应品种,从 “源头” 定好鸡蛋大小的基础。
二、吃得够好,鸡蛋才能长够大
产蛋期的鸡,饲料里粗蛋白含量得达到 16%-18%。要是蛋白不够,鸡下的蛋会变小,蛋清还稀。玉米、麸皮这些饲料能提供能量,要是冬天天冷或夏天天热,可以适当加 10% 的玉米,保证能量充足。比如同一只罗曼鸡,要是饲料里豆粕加得少,下的蛋可能只有 60 克;换成高蛋白饲料后,慢慢就能涨到 65 克以上,差别很明显。
三、住得舒服,鸡才肯下大蛋
鸡的 “生活环境” 好不好,直接影响它的产蛋状态。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 18-25℃,夏天超过 30℃,鸡会 “热得没胃口”,吃不下饲料,蛋就变小;冬天低于 10℃,鸡要把能量用来抗寒,也没法长蛋,所以夏天要给鸡舍装风扇、喷水降温,冬天要封窗、挂保温膜;产蛋期的鸡,每天需要 16 小时光照,光照不够,鸡的激素分泌会乱,不仅产蛋率低,蛋也小,要是自然光照不够,就装 LED 补光灯,保证光照均匀。
四、鸡没病,才能下出正常大蛋
常见的影响鸡蛋大小的健康问题有:
肠道病:比如鸡拉稀、得肠炎,饲料里的蛋白质、能量吸收不了,就算喂得再好,蛋也小,还可能出现 “软壳蛋”;
寄生虫:鸡身上有蛔虫、羽虱,会抢鸡的营养,鸡慢慢变瘦,蛋也跟着变小;
免疫不到位:没做好新城疫、禽流感等疫苗,鸡一旦发病,产蛋率骤降,恢复后下的蛋也会比之前小。
所以养殖户要多观察:要是发现鸡群里突然出现 “小蛋变多、鸡没精神、吃料减少”,赶紧检查是不是生病了,及时用药治疗,等鸡恢复健康,蛋大小也会慢慢回归正常。
以上是对于蛋鸡养殖的一些小小的建议,只要把这几点做好,鸡蛋大小就能稳定在理想范围,不管是卖去超市还是零售,都能更受欢迎,收益自然更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