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白菜种植指南:做好 3 步,种出包心紧、产量高的好白菜~!
- 种植技术
- 9天前
- 12热度
农户朋友种白菜常遇到这样的问题,就是连种几年病虫害越来越多,播种后苗要么太密要么太稀,浇水施肥不对还会烂根。其实种好白菜不难,关键要把 “轮作基肥、精准播种、按需水肥” 这三件事做对。今天就把白菜种植的核心技巧讲透,照着做,收获时准能抱上又大又紧实的白菜!
一、轮作防病害,基肥要施足
白菜长得好不好,“地基” 很重要,既要避免土里藏病菌,又要给足 “口粮”,这步做好了,后期管理能省一半力。白菜最怕连种,今年种过白菜的地,明年绝对不能再种白菜,不然土里的病菌会越积越多,病虫害肯定找上门;而且也不能和甘蓝、萝卜、西兰花、菜花这些 “十字花科蔬菜” 轮作,它们和白菜是 “亲戚”,容易得一样的病,病菌会在土里 “等着” 害白菜。最好和黄瓜、豆角、番茄这些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,至少间隔 2 年以上,土里的病菌就能大大减少。
白菜生长期长、棵子大,需要的养分多,必须提前施足基肥:一亩地撒 5000 千克腐熟的农家肥,再掺 30-50 千克过磷酸钙。撒完肥后,用犁深耕 20-30 厘米,把肥和土掺匀,然后精细耙平,做成畦面宽 1.2 米的高畦,这样下雨时能及时排水,不会积水泡根,而且后期浇水、施肥、采收都方便。
二、方法选对,密度别乱调
白菜大多用直播,分 “条播” 和 “穴播” 两种,不同品种的密度也不一样,播错了要么苗太密 “抢营养”,要么太稀浪费地。两种播种方法:条播在 1.2 米宽的畦面上,按 50-75 厘米的行距,用小锄划深 0.6-1.0 厘米的浅沟,把种子均匀撒在沟里,播完后用细土把沟盖平,轻轻踩一下,让种子和土贴紧。穴播是按 50-75 厘米的行距、45-70 厘米的穴距,用手指或小铲挖深 1.0 厘米的浅穴,每个穴里播 5-6 粒种子,播后用土把穴填平就行。
播种量 + 密度:条播一亩地用 150-200 克种子;穴播用量少点,一亩 125-150 克,播多了后期还要间苗,浪费种子。种植密度是大型晚熟品种,棵子大,要留足空间,株行距 70-75 厘米 ×65-75 厘米;中熟品种,株行距 60-65 厘米 ×50-55 厘米;小型早熟品种,棵子小,可密点,株行距 45-50 厘米 ×35-40 厘米。
三、注意水肥管理,浇对水
白菜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求不一样,乱浇乱施会导致 “要么长苗不长球,要么烂根”,得按需供给。“拉十字期” 就是幼苗长出 2 片真叶,形状像 “十字” 的时候,这时候苗还弱,用 0.5% 尿素水溶液叶面喷施,别浇太多,喷湿叶子就行,补点氮让苗长得壮;浇水需要看土壤干湿,表层土干了就浇小水,别浇透,避免苗徒长
幼苗期:幼苗长到 4-5 片真叶时要间苗,每次间苗后都要浇一次水,让土壤实一点,防止留的苗倒了;平时保持土壤 “微湿”,别干着,不然苗会蔫,也别积水。
莲座期:“莲座期” 就是白菜叶子像 “莲花座” 一样铺开,这时候要给足养分,为结球打基础。一亩地施 500-1000 千克粪肥,再掺 7-10 千克磷钾肥,撒在畦边,别碰到叶子,避免烧叶;浇水要遵循 “见干见湿” 原则,就是等土壤表层 2-3 厘米干了再浇水,一次浇透,但别积水,不然容易烂根。
结球期:结球期是白菜 “长肉” 的关键期,养分一定要跟上,一亩地施 1000-1500 千克腐熟农家肥,再撒 50-100 千克草木灰;结球中期再补一次肥,一亩地施 10-15 千克硫酸铵,让包心更充实。这时候需水量大,保持土壤湿润,但收获前 10 天别浇水,不然白菜含水量太高,不好储存,还容易裂球。
种白菜时,记准 “轮作不重茬、播种按品种调密度、水肥按生长期给” 这三个核心,再注意雨天及时排涝、晴天别中午浇水,到收获时,白菜准能长得包心紧实、口感好,产量也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