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7日农产品行情如何?这5类品种涨跌最猛!

今天去农产品批发市场逛一圈,能明显感觉到 “一边热一边凉”:鸡蛋、大带鱼这些品种悄悄涨了价,可蔬菜价格大多都降了。根据农业农村部 9 月 17 日的监测数据,反映农产品批发价的 “200 指数” 是 117.87,比昨天微降 0.13 个点;“菜篮子” 产品批发价指数也跟着小降 0.16 个点,整体市场是 “稳着走、小调整” 的状态。

一、蛋禽市场:鸡蛋涨价势头猛,白条鸡却降了

今天鸡蛋价格特别亮眼,全国批发市场的鸡蛋平均价到了 8.27 元一公斤,比昨天涨了 1.7%,在重点监测的品种里,能排进涨幅前五。这轮涨价主要靠两个原因:一方面,中秋、国庆快到了,做月饼的厂子、餐馆都开始大量备货,学校开学后食堂买鸡蛋也多了,鸡蛋需求一下子上来了;另一方面,秋天蛋鸡下蛋少的问题越来越明显,上半年不少养殖户因为行情不好,淘汰了一批能下蛋的鸡,现在鸡的数量不够,想要的多、供应的少,价格自然就涨了。

给养殖户提个醒:现在行情不错,得把蛋鸡照顾好, 接着做好秋天补光照、保温度的活儿,让鸡多下一阵子蛋;另外多留意饲料成本,最近玉米价格不高,可适当多给鸡喂点玉米这类能补充能量的饲料,让鸡下蛋更多。而采购的老板们,别一下子买太多,根据需要分批次备货,免得集中采购把成本抬上去。

和鸡蛋相反,白条鸡价格降了 1.7%,今天均价是 17.38 元一公斤。业内人分析,秋天肉鸡出栏量挺稳定,加上买鸡肉的需求没明显增加,市场上货够多,价格就稍微降了点。

二、肉类市场:猪牛羊全微降,现在是消费淡季

肉类市场还是跟最近一样平稳,猪、牛、羊这三种主要肉类价格都小降了点:猪肉批发价 19.73 元一公斤,降 0.8%;牛肉 65.26 元一公斤,降 0.6%;羊肉 60.81 元一公斤,降 0.7%。现在正是肉类消费的传统淡季,买的人不多,加上养殖户出栏节奏稳,市场上货也足,价格很难大幅涨上去。

养殖户这会儿要重点做两件事:控制成本、防生病。尤其秋天温度变来变去,得把圈舍的通风和消毒做好,别让牲口生病。消费者倒可以趁现在价格稳,适量多买点,放进冰箱冷冻室存着。

三、蔬菜市场:28 种蔬菜均价降,5 种降超 2%

蔬菜市场彻底 “凉下来” 了,重点监测的 28 种蔬菜,平均价是 4.98 元一公斤,比昨天降 0.8%。其中葱头、黄瓜、菠菜、西葫芦这些品种降得特别明显,降幅都超过 2.5%。这主要是因为秋天蔬菜集中上市了, 现在全国种着的蔬菜有 1.05 亿亩,比去年多了 90 多万亩,大白菜、萝卜、甘蓝这些露天种的秋菜大量往市场运,货特别足。再加上最近天气凉快了,蔬菜运输、储存时坏得少了,流通成本也降了,这些因素加起来,蔬菜价格就跌了。

卖菜的商户得注意蔬菜保鲜,尤其是菠菜这种叶菜,现在价格降了 2.5%,进货量要算好,用冷链保鲜让菜放得久点,别浪费。种蔬菜的农户要多关注市场情况,菜熟了就及时收了去卖,别都凑一块儿上市,免得价格再跌。对咱们消费者来说,现在吃菜最划算,像黄瓜、西葫芦这些当季菜,性价比很高,可多买点。

四、水产市场:大带鱼飙涨,淡水鱼大多降价

水产市场是 “海水鱼涨、淡水鱼跌” 的情况。大带鱼价格涨得特别猛,今天均价 41.61 元一公斤,比昨天涨 3.4%,在涨价品种里排第二。这跟大家对冬天的消费预期有关 —— 天气越来越凉,吃带鱼的人会变多,加上带鱼捕捞配额收紧、运的时候保鲜成本增加,价格就一直涨。

而淡水鱼价格大多降了,白鲢鱼降得最多,达 3.6%,鲫鱼、鲤鱼也分别降了 1.4% 和 1.1%。主要是秋天淡水鱼长得快,养殖户陆续把鱼捞出来卖,市场上货多了。建议水产养殖户合理安排卖鱼时间,尤其是白鲢鱼这种降得多的,够大了就及时卖;卖海鲜的商户要多留意大带鱼的进货节奏,提前备货,应对马上到来的消费旺季。

五、水果市场:整体小涨,菠萝鸭梨最抢眼

重点监测的 6 种水果,平均价 6.85 元一公斤,比昨天涨 0.4%。其中菠萝和鸭梨涨得最明显,分别涨了 3.9% 和 3.1%,在涨价品种里排第一和第三。业内人说,菠萝现在快过季了,货少了所以涨价;鸭梨是新果上市,品质比之前好,加上中秋礼盒采购开始了,价格就上去了。

种水果的农户可以抓住现在的行情,把新果收好、分好等级包装,提高卖价;卖水果的商户要注意进货比例,平衡好涨价品种和价格稳定品种的库存,别囤太多涨价的。

总结:今天农产品市场整体是 “稳着降一点”,但不同品类涨跌差得大:过节需求让鸡蛋、大带鱼这些品种涨价,而秋天蔬菜集中上市,让蔬菜普遍降价。随着中秋、国庆临近,估计鸡蛋、带鱼这些旺季需求大的品种,价格还能稳住;而蔬菜价格会继续跟着季节走,保持下跌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