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鸡产蛋率下降怎么办?
- 养殖技术
- 12天前
- 23热度
不少养鸡的朋友一到秋天就犯愁:“夏天的时候鸡还能一天下一个蛋,可一入秋就不行了,下蛋越来越少,有的干脆直接停蛋,这可咋整啊?”其实秋天鸡下蛋少,主要是因为白天变短了、天气变凉了,再加上这时候鸡也更容易生病。不过大家也不用慌,只要把 “补光照、细管理、调饲料” 这三件关键的事做好,就能让鸡在秋天也保持多下蛋,走,下面了解看看去!
一、秋季光照短,人工补光凑上
鸡产蛋和光照密切相关,因为鸡每天需要 14-16 小时光照,才能刺激卵巢发育、正常排卵。秋季白天越来越短,自然光照从 12 小时慢慢降到 10 小时以下,鸡的产蛋 “信号” 就会变弱,蛋率自然下降。所以人工补光是秋季稳蛋率的 “关键一步”,具体这么做:
1. 补光时长:每天总光照 16 小时,别多也别少,建议 “早补 + 晚补” 结合,比如早上 5-7 点(天亮前补 2 小时)、晚上 18-20 点(天黑后补 2 小时),加上白天自然光照,刚好 16 小时。但是要注意刚开始补光时,别一下子从 10 小时提到 16 小时,要每天增加 30 分钟,7-10 天慢慢达到 16 小时,避免鸡应激,反而不下蛋。
2. 光源选择:选普通白炽灯(60-100 瓦)或暖光 LED 灯(30-50 瓦),安装的灯泡要离地面 2-2.5 米高,每 20 平方米挂 1 个,均匀分布在鸡舍里,避免有的鸡照不到光。注意每周擦一次灯泡,别让灰尘挡住光,要是灯泡坏了及时换,保证亮度一致。
3. 注意:要是鸡场里有雏鸡,别和产蛋鸡一起补光,雏鸡每天光照 8-10 小时就够了,补光太长会让雏鸡提前开产,后期产蛋性能差。建议把产蛋鸡和雏鸡分开饲养,各自控制光照。
二、让鸡住得舒服、少生病
秋季温差大(白天 25℃、晚上 15℃),还容易下雨潮湿,鸡要是受冻、生病,产蛋率肯定上不去。所以管理要抓 “保温” 和 “防病” 两个重点:
1. 保温:鸡最适合产蛋的温度是 18-25℃,低于 15℃就会消耗更多能量抗寒,用来产蛋的能量就少了,蛋率会下降 10%-20%。可以在鸡舍周围加一层彩条布或保温棉,地面铺厚垫料,晚上把鸡舍门关上,避免冷风灌进来。
2. 通风:很多人秋天为了保温,把鸡舍关得严严实实,结果空气不流通,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多,鸡容易得呼吸道疾病,也会影响产蛋。选中午温度高时(12-14 点)通风,打开窗户或风机,每次通风 30-60 分钟,保证鸡舍里没有刺鼻气味。
3. 防病:秋季是鸡呼吸道病、新城疫的高发期,一旦生病,蛋率会骤降,还可能有死亡风险。所以要定期消毒,每周用 0.3% 聚维酮碘溶液喷 1 次鸡舍地面、墙壁,食槽、饮水器每天用开水烫洗 1 次;要是附近鸡场有疫情,3 天消 1 次毒,门口设消毒池,放 20% 石灰水。另外,还要注意在秋季来临前,给鸡补免一次新城疫疫苗、禽流感疫苗,具体时间和剂量咨询当地兽医。
三、优化鸡的饲料配方
秋季气温变凉,鸡的采食量会增加 10%-15%,要是饲料营养不够,就算吃得多,也没法转化成鸡蛋。所以要根据秋季鸡的需求,调整饲料配方,重点补 “能量” 和 “蛋白质”:
1. 增加能量饲料:秋季鸡需要更多能量抗寒,所以要增加玉米、麸皮等能量饲料的比例:
参考配方:玉米 60%(比夏天多 5%)、豆粕 20%、麸皮 10%、鱼粉 5%、贝壳粉 5%,补钙,避免软壳蛋;
别喂发霉饲料:秋季雨水多,饲料容易发霉,要是喂了发霉玉米,鸡会中毒,不仅不下蛋,还会死亡。买饲料时选新鲜的,储存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,定期检查。
2. 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:让鸡蛋 “有营养”,鸡少生病
蛋白质不够:蛋鸡每天需要 16%-18% 的蛋白质,要是蛋白质不够,会出现产蛋率下降、蛋变小。可以在饲料里加少量蚯蚓、蝇蛆,或加 2% 的羽毛粉,补充蛋白质;
补微量元素:在饮水中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 D,每周加 2-3 次,维生素 D 能帮助鸡吸收钙,减少软壳蛋;也可以给鸡喂少量白菜叶、胡萝卜切碎,每天每只鸡喂 50 ,补充维生素。
3. 喂食和饮水:定时定量,别让鸡饿肚子
喂食频率:每天喂 2 次,早上 7 点、下午 5 点,每次喂到鸡吃到不啄食为止,别剩料,剩料容易发霉;
清洁饮水:每天换 2 次清洁的凉水,别让鸡喝脏水或结冰的水,秋季早上水容易结冰,要提前加热到 15℃左右再喂;
总结一下:秋天想让鸡的产蛋率恢复,得有点耐心,别指望今天补了光,明天鸡就多下蛋。通常调整好光照和饲料后,得等 10 到 15 天,产蛋率才会慢慢往上涨。只要一直把 “补光、保温、补营养” 这三件事做到位,就能让鸡在秋天保持 80% 以上的产蛋率,咱们的收益也能少受点损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