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猪水肿病是哪些因素导致的?
- 养殖技术
- 12天前
- 20热度
不少养猪的朋友都经历过这种揪心事儿,刚断奶的小猪娃,前一天还好好的,第二天突然眼皮肿得跟 “金鱼眼” 似的,走路东倒西歪,有的还转圈、抽抽,短短几小时就没气了,这就是让养猪人特别头疼的 “仔猪水肿病”。这病致死率特别高,能到 80% 以上,一旦在猪群里传开,损失可就大了。其实只要弄明白它为啥会发病,提前把预防做好,就能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。今天就把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讲清楚!
一、 3 个典型症状,发现后赶紧干预
1.水肿是核心:最明显的是眼睑、脸部水肿,严重时耳朵、颈部、腹部也会肿,用手按压会留下凹陷,半天才能恢复;
2.神经症状明显:仔猪会出现走路不稳、摇晃转圈,有的会突然倒地、四肢划动,甚至抽搐、口吐白沫,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,39-40℃;
3.死亡率高:从出现症状到死亡,快则几小时,慢则 1-2 天,要是没及时处理,基本很难救活。
注意:别把水肿病和 “营养不良性水肿” 搞混,营养不良的仔猪是全身慢慢肿,精神差但不会抽搐;水肿病是突然肿、伴随神经症状,一定要分清!
二、揪出 3 个 “致病凶手”,从源头避坑
1. 饲养管理不当:仔猪肠道娇嫩,饲养细节没做好,肠道功能一乱,病菌就容易 “作乱”。最常见的是断奶时,突然把母乳换成全价精料,或者从一种饲料换成另一种,仔猪肠道菌群会紊乱,消化能力下降,有害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。或者是有的养殖户想让仔猪长得快,断奶后就猛喂高蛋白精料,仔猪消化不了,未消化的饲料会在肠道发酵,刺激肠道黏膜,给病菌入侵创造机会。
2. 应激因素:仔猪免疫力本就弱,遇到应激会 “雪上加霜”,抵抗力骤降,让病菌轻易突破防线。断奶应激是最主要的应激,仔猪突然离开母猪,不仅没了母乳,还要适应新环境、新伙伴,容易紧张焦虑,免疫力在 3-5 天内会降到最低。此外,外购仔猪因长途运输颠簸、温度忽高忽低、缺水缺料,都会让仔猪应激,到家后 1-2 天最容易发病。
3. 病原感染:致病大肠杆菌是水肿病的 “直接凶手”,这类细菌会在仔猪肠道内定植,产生一种叫 “志贺样毒素” 的有害物质,毒素进入血液后,会损伤血管壁,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,血液里的液体渗到组织间隙,就形成了水肿;要是毒素损伤脑部血管,就会出现转圈、抽搐等神经症状,这也是水肿病致死的关键。
总结:要是真发现仔猪出现疑似症状,别等别拖,赶紧对症干预,能多争取一分救治时间,就多一分保住仔猪的希望。养仔猪本就需要细心,把水肿病的这些门道摸透了,咱们才能少为这些问题揪心,看着仔猪健健康康长大,养殖也能更省心、更赚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