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农村部印发《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》,2030 年饲料粮占比将降至 60%
- 农业政策
- 6天前
- 16热度
为了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践行大食物观、推进粮食节约的安排,根据《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》要求,最近农业农村部印发了《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》,以下简称为《方案》。《方案》明确用提效、开源、优化结构三种办法一起推进,推动养殖业节约粮食、减少消耗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,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。
一、明确 2030 年核心目标
《方案》提出,到 2030 年要实现三个关键目标。一是标准化规模养殖中,每公斤动物产品平均用的饲料量,比 2023 年减少 0.2 公斤以上,降幅超过 7%。二是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产能达到 1000 万吨以上,包括微生物蛋白、餐桌剩余食物做成的饲料等,优质饲草的产量比 2023 年多 4000 万吨。三是全国养殖业用的饲料里,粮食的用量占比降到 60% 左右,其中豆粕的用量占比降到 10%。同时,要建成一批种养结合、智慧管理的家庭农场或者标准化养殖场。
二、六大重点任务
(一)推广提效节粮技术,靠科技减少消耗
《方案》要求加快建立肉鸡、蛋鸡、鱼虾等动物的动态营养模型,制定或修改低蛋白饲料的标准。还要研发数智化的饲喂决策系统,推广智能化的精准饲喂设备。另外,要发展畜禽立体养殖、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,实现 “工艺 + 技术 + 设施” 一体化减少消耗。
(二)挖掘非粮饲料资源,拓宽 “粮食之外的供给”
首先要开展全国地源性特色饲料资源的调查,然后建立营养参数数据库。要支持发酵饲料、乙醇梭菌蛋白等新型原料的推广,扩大餐桌剩余食物、昆虫蛋白等做成饲料的试点范围。还要修改《饲料原料目录》,增加微生物、微藻等新原料。同时,推动秸秆、糟渣等价值低的原料提升效益后利用。
(三)发展优质饲草生产,解决 “草和畜不平衡” 的问题
围绕苜蓿、羊草等品种,培育耐盐碱、产量高的好品种,完善草品种区域试验。要支持牧区、农牧交错带发展粮饲轮作,利用中重度盐碱地种植羊草、冰草等。还要推进饲草全产业链发展,推广高密度草捆、草颗粒等能商品化流通的产品。
(四)优化养殖品种结构,向 “节粮型” 转变
要实施生猪产能调控,优化母猪存栏的结构。推广肉禽精准低蛋白饲料配方,提高禽肉消费的占比。开展肉牛肉羊增加数量、提高质量的行动,推广 “牧繁农育” 的模式。同时,推进水产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,发展设施渔业。
(五)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,夯实支撑能力
要建设饲料饲草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,研发精准营养、智慧养殖的设备。培育并推广饲料转化率高的畜禽水产新品种,整合推广疫病净化技术。还要成立技术服务团,收集并推广节粮的典型案例。
(六)完善制度保障,打通政策落地的堵点
要优化饲料兽药的审批流程,对小品种氨基酸、酶制剂等重点产品开通审批的绿色通道。建立新饲料产品的跟踪监测制度,简化生物技术做成的饲用产品安全性评价的程序。
三、分阶段推进
2025 年要完善低蛋白日粮的技术要点,把餐桌剩余食物做成饲料的试点扩大到 20 个以上城市,成立养殖业节粮减排科技创新联盟。
2026-2027 年要完成全国饲料资源的摸底,推广昆虫蛋白、藻类蛋白饲料,建设高标准的饲草种子田。
2028-2030 年要全面推广国产数智化饲喂系统,建成一批生态循环型的养殖场,编制全国地源性饲料资源的 “一张底图”。
四、强化组织保障
农业农村部要成立养殖业节粮行动领导小组,下面设专家指导组等 4 个工作组。要求各个省份建立工作机制,细化目标任务,开通重点产品生产许可的快速通道,研究落实人工种草的支持政策。还要引导各类主体参与节粮行动,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。